银云卷晴缥缈,卧长龙一带。柳丝蘸、几簇柔烟,两市帘栋如画。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甃花平、绿文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黛眉修,依约雾鬟,在秋波外。
阁嘘青蜃,楼啄彩虹,飞盖蹴鳌背。灯火暮,相轮倒影,偷睇别浦,片片归帆,远自天际。舞蛟幽壑,栖鸦古木,有人剪取松江水,忆细鳞巨口鱼堪鲙。波涵笠泽,时见静影浮光,霏阴万貌千态。蒹葭深处,应有闲鸥,寄语休见怪。倩洗却、香红尘面,买个扁舟,身世飘萍,名利微芥。阑干拍遍,除东曹掾,与天随子是我辈,尽胸中、著得乾坤大。亭前无限惊涛,总把遥吟,月明满载。
诗句解析:
- 银云卷晴缥缈,卧长龙一带。柳丝蘸、几簇柔烟,两市帘栋如画。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
- “银云卷晴缥缈”,描绘了一幅天空中飘渺的云彩。
- “卧长龙一带”,形容江水宽广,如同长龙蜿蜒。
- “柳丝蘸、几簇柔烟,两市帘栋如画”,描绘了市井景象,市井中的楼阁与柳树相映成趣,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芳草岸、弯环半玉”,形容岸边的草地如同玉石般美丽。
- “鳞鳞曲港双流会”,形容河流曲折,水流交汇。
- “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形容江水波涛汹涌,如同箭一般飞驰。
- “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 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
- “空翠湿衣不胜寒”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树叶已落尽,只剩下草木,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
- “日华金掌沆瀣”形容阳光如金色的手掌一样温暖,同时“沆瀣”一词也暗示了秋天的寒冷和干燥。
- 甃花平、绿文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黛眉修,依约雾鬟,在秋波外。
- “甃花平、绿文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形容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绿色的植物与金色的稻田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 描述了一个女子的形象,她的眉毛修长,头发如雾般飘逸,她的眼神深邃而迷人。
- 阁嘘青蜃,楼啄彩虹,飞盖蹴鳌背。灯火暮,相轮倒影,偷睇别浦,片片归帆,远自天际。舞蛟幽壑,栖鸦古木,有人剪取松江水,忆细鳞巨口鱼堪鲙。波涵笠泽,时见静影浮光,霏阴万貌千态。
- “阁嘘青蜃,楼啄彩虹,飞盖蹴鳌背”形容了夜晚的景象,高楼大厦与彩虹相互映衬,飞檐翘角如同鳌鱼的脊背。
- “灯火暮,相轮倒影,偷睇别浦,片片归帆”描述了夜晚的景象,灯火阑珊,倒映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远处的船只随风飘动,宛如一片片落叶。
- “舞蛟幽壑,栖鸦古木”形容了自然景观的壮丽。
- “有人剪取松江水,忆细鳞巨口鱼堪鲙。”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波涵笠泽,时见静影浮光,霏阴万貌千态。”描绘了湖面上的美丽景色,湖面上的倒影和波光闪烁,形成了一幅千变万化的画面。
- 蒹葭深处,应有闲鸥,寄语休见怪。倩洗却、香红尘面,买个扁舟,身世飘萍,名利微芥。阑干拍遍,除东曹掾,与天随子是我辈,尽胸中、着得乾坤大。亭前无限惊涛,总把遥吟,月明满载。
- “蒹葭深处,应有闲鸥”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芦苇丛生的地方应该有悠闲的鸥鸟。
- “倩洗却、香红尘面,买个扁舟”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纷扰的愿望,他希望过上隐居的生活。
- “除东曹掾”指的是辞去官职,表示一种放弃世俗生活的决心。
- “与天随子是我辈”表示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 “尽胸中、着得乾坤大”表示诗人胸怀壮志,志向高远。
- “亭前无限惊涛,总把遥吟,月明满载”描绘了诗人站在亭前欣赏大自然美景的情景,他的心随着月亮的明亮而变得宽广起来。
译文:
银白色的云朵飘散在晴朗的天空中,长长的长桥像一条龙一样卧在那里。柳树枝条轻轻摇曳,几簇柔软的烟雾缭绕在两岸。两岸的店铺就像画中的景致那样美丽。
沿着芳草覆盖的河岸前行,弯弯曲曲的河道汇入大海。抬头望去,天空与水面相接,波浪翻腾犹如箭一般快速。傍晚时分,白露滋润了江面,一艘小船在宽阔的江面上航行。
我坐在船上遥望远方,发现那里有一片寂静的树林和飞翔的乌鸦。有人在江边采集松江的水草,怀念着那细鳞巨口的鱼类美味。波浪在雨滴的冲击下显得波光粼粼,变幻莫测。
在芦苇丛生的深处,可能有悠闲的鸥鸟。我向你诉说我的心愿:不要见到奇怪的事物。我买了一只小船,摆脱了尘世的羁绊,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我在栏杆旁反复拍击着栏杆,除了东曹掾的身份,我已经决定与天地同在,追求心中的自由。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无数的波浪冲向我的方向,我在这无边的江面上吟唱,月光皎洁地洒满整个江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自然美景和内心情感的作品。通过对吴江长桥的描述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整首诗具有丰富的层次和深刻的内涵。例如,诗人将自己比作一位游侠,在江湖中游荡,寻找着自己的归宿。此外,诗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都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鲜明的特色,使得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