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泽有臞儒,骨相无食肉。
平生藜苋肠,愧负诗书腹。
碧涧掇香芹,雕盘堆苜蓿。
艰苦谋一饱,未免穷途哭。
君今食万钱,肥甘非不足。
味厌五侯鲭,嘉蔬列琼玉。
云自楚中来,芳辛有馀馥。
一笑下箸空,鲸饮荐醽醁。
吟馀诗思清,如行湘水曲。
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

楚地有隐居的学者,骨瘦如柴却喜欢读书。平生吃野菜,却惭愧辜负了诗书腹。

碧涧采摘香芹,雕盘堆满苜蓿。艰苦谋求一点饱,未免穷途哭泣。

你今吃万钱肉食,肥甘不是不足。味厌五侯鲭,嘉蔬列琼玉。

云来自楚中来,芳辛有余馥。一笑下箸空,鲸吞荐美酒。

吟罢诗思清,如行湘水曲。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

【注释】

  1. ■(lí):同“藜”,一种野菜。
  2.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3. 藜苋:藜草和野菜。
  4. 臞(qú)儒:指身材瘦削的读书人。
  5. 骨相无食肉:指身体瘦弱,没有丰腴的肌肉。
  6. 平生藜苋肠:指一生粗茶淡饭。
  7. 五侯鲭(jīng):指汉代王侯们的盛宴。
  8. 嘉蔬:指美味的蔬菜。
  9. 琼玉:指珍贵的食品。
  10. 楚中来:指来自楚地的香料。
  11. 云自楚中来:指从楚国来的香气很浓。
  12. 下箸:用筷子夹取食物。
  13. 吟馀诗思清:意思是吟诗后思绪变得清晰。
  14. 行湘水曲:行走在湘江之畔的曲折水路上。
  15. 湘君:指湘江上的神女湘君。
  16. 跨黄鹄(hú):形容志向远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饯行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开头四句描写了朋友的体貌与性格。他身材瘦削而喜欢读书,一生粗茶淡饭,但心系天下苍生,愧对所学知识。
    接下来八句描绘了宴席上的景象。碧绿的山涧采摘着新鲜的芹菜,精美的盘子里堆满了苜蓿;为了解决饥饿,他们不惜忍受贫困潦倒,甚至有人哭出声来。
    接着十句描绘了宴席上的食物。你今天吃的是万钱肉食,但味觉已经厌倦了那五侯鲭的丰盛美食;那些佳肴美味,犹如琼玉般珍贵。
    最后八句表达了诗人的惜别之情。你离去以后,我想念你的心情就像湘江的水曲一样悠长。湘江女神也不再出现,我想像乘黄鹤那样高飞。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友情之情,让人感动不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