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燥吻苍苔砌,秃尽江南石上毫。
五色蛮笺犹有剩,一拳端砚岂胜劳。
萧斋幸预谈宾末,谢墅深降奕思高。
微物供堂方犹豫,丹青笔下枉风骚。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多年燥吻苍苔砌,秃尽江南石上毫。
译文:多年过去,我磨砺笔尖,使它们变得尖锐有力,就像苍苔覆盖的台阶一般。
注释:燥吻,指磨砺笔尖的过程。苍苔,一种苔藓植物,这里用以形容台阶上的青苔。江南石上毫,意指在江南地区磨砺过的毛笔,毫即笔锋。
赏析:首句描绘了诗人多年来不断磨练笔尖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
五色蛮笺犹有剩,一拳端砚岂胜劳。
译文:尽管我已经把五色蛮笺都用完了,但手中的端砚还是让我感到劳累。
注释:五色蛮笺,指不同颜色的精美纸张,用于书写或绘画。一拳端砚,形容砚台小而沉重,需要用拳头才能提起。
赏析:次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喜爱,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辛苦。
萧斋幸预谈宾末,谢墅深降奕思高。
译文:在萧瑟的斋房里,我有幸参与讨论,并能够深入思考,与对手进行激烈的较量。
注释:萧斋,指的是安静的房间。谈宾末,指在书房中谈论诗文或学术问题。谢墅,指宽敞的庭院,在这里指代自己家中的环境。深降,指深入研究或探讨。
赏析:第三句展现了诗人在书房中的雅集生活,以及他与对手进行学术辩论的情景。
微物供堂方犹豫,丹青笔下枉风骚。
译文:一些琐碎的物品,虽然微不足道,但仍然值得珍惜。我的笔下,却无法表达出真正的风骚之美。
注释:微物,指细小的物品。供堂,指放置在书房中的物件。风骚,原意为才情横溢,后常指文学作品中的风韵与才华。
赏析:尾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态度和感慨,认为即使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也值得用心去珍视,而他的文字却难以完全传达出那种风韵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