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人清晓献琼糜,正是相如酒渴时。
能解饥寒胜汤饼,略无风味笑蹲鸱。
打窗急雨知然鼎,乱眼晴云看上匙。
已觉尘生双井碗,浊醪从此不须持。
【诗句释义】
厨人清早献上琼糜,正是我酒渴时。
能解饥饿寒凉胜汤饼,只是味道毫无风味像蹲鸱。
打窗急雨知然鼎,乱眼晴云看上匙。
已经觉得双井碗生尘,浊醪从此不需再持杯。
【注释解析】
- 和七兄山蓣汤:和诗是向朋友赠答的一种方式,这里是指和诗给朋友。“山蓣”是一种中草药,可用来泡茶或煮汤。
- 厨人(指厨师)清晓献琼糜:厨人早晨为客人献上用琼糜做的美食。琼糜即琼脂糜子,是古代一种名贵的美食。
- 正是相如酒渴时:相如,即司马相如,西汉著名的文学家、辞赋作家,以《子虚赋》、《上林赋》等作品著名。此处用其典故,表示诗人此时正口渴想喝酒。
- 能解饥寒胜汤饼:能解饥寒胜过汤饼,意思是这个汤比汤饼更好吃,更能解决饥饿和寒冷的问题。
- 略无风味笑蹲鸱:略无风味就像笑的蹲鸱(一种食物),意指这种汤没有味道就像笑的猪头一样。
- 打窗急雨知然鼎:窗外急雨的声音像是知道炉火已经烧得旺了。
- 乱眼晴云看上匙:混乱的天气晴朗的天空看着勺子上的汤。
- 已觉尘生双井碗:已经觉得双井碗被尘土弄脏了。双井,指的是洛阳的双井,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别墅所在地。
- 浊醪从此不须持:从此以后不用手持酒杯饮酒了。浊醪,指浑浊的酒。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的一次赠送和答谢。首联“厨人清晓献琼糜,正是相如酒渴时”,描绘出一幅厨房清晨准备美味佳肴的画面,而此时的司马相如正好酒渴需要解渴。颔联“能解饥寒胜汤饼,略无风味笑蹲鸱”,进一步表达了这种汤的美味之处。颈联“打窗急雨知然鼎,乱眼晴云看上匙”,则通过窗外的景象来衬托出这道菜的美味。尾联“已觉尘生双井碗,浊醪从此不须持”,则是说从此以后不用手持酒杯饮酒了,意味着这份美味已经超越了美酒的价值。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食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