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
诗酒一言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
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
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支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分析其思想感情以及运用的写作手法等。具体来看:
(1)“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意思是:故乡的景色在梦里依稀呈现,醒来时阳光洒满南窗。“故园”即故乡。“雍容”形容神态安适,这里指故乡景象依稀出现在眼前。“南窗”“日射红”,点出时间是夏日,诗人刚起床。
(2)“诗酒一言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意思是:隔着酒杯谈论诗酒,隔山隔水,却能梦见那遥远的家乡。“万里江山”泛指家乡。“隔”是隔断的意思。“梦魂通”是说梦中魂随梦去,梦到故乡。这两句写诗人在异地他乡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3)“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意思是:河天之上月亮的晕轮,像鱼的子午线;树叶上露珠闪烁,像鹿的养茸。“河天”句,想象河天之上,明月高悬,光芒四射,倒影在水中犹如一条银线。“鱼分子”即鱼鳞纹,这里指月光。“槲叶风”即寒风吹动的树叶。“养茸”指鹿身上的茸毛。这里比喻露水。“月晕”指月亮周围出现的彩色光环,也称为晕。“鱼分子”与“鹿养茸”都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幽、美丽。
(4)“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支筇。”意思是:多少次我来到江边的白沙滩边寻找你的身影,聆听着马嘶声自己拄着竹杖走远。“白砂青影里”是说多次来到江边的白沙滩边寻找你的身影。“审听”即仔细地听。“嘶马”指马的嘶鸣声。“自支筇”即自己拄着竹杖。这两句写诗人在异地他乡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愁苦心情。“几度”表现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深。“自支筇”,写出了诗人思念故乡时的孤独之情。
【答案】
夏日梦伯兄寄江南
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
诗酒一言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
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
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支筇。
译文:
故乡的景色在梦里依稀呈现,醒来时阳光洒满南窗。隔着酒杯谈论诗酒,隔山隔水,却能梦见那遥远的家乡。
河天之上月亮的晕轮,像鱼的子午线;树叶上露珠闪烁,像鹿的养茸。多次来到江边的白沙滩边寻找你的身影,聆听着马嘶声自己拄着竹杖走远。
赏析:
首联两句,诗人以“故园相见略雍容,睡起南窗日射红”开篇,表达了自己久别重逢的喜悦。“故园”即故乡。“雍容”形容神态安适,这里指故乡景象依稀出现在眼前。
颔联两句,诗人以“诗酒一言谈笑隔,江山千里梦魂通”描写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诗酒一言”是说自己饮酒赋诗,聊以消愁;而与亲人相隔千里,只能借助于梦境来遥想亲人的音容笑貌。“万里江山”泛指家乡。“隔”是隔断的意思。“梦魂通”是说梦中魂随梦去,梦到故乡。这两句写诗人在异地他乡怀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
颈联两句,诗人以“河天月晕鱼分子,槲叶风微鹿养茸”描写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河天”句,想象河天之上,明月高悬,光芒四射,倒影在水中犹如一条银线。“鱼分子”即鱼鳞纹,这里指月光。“槲叶风”即寒风吹动的树叶。“养茸”指鹿身上的茸毛。这里比喻露水。“月晕”指月亮周围出现的彩色光环,也称为晕。“鱼分子”与“鹿养茸”都是以月亮为参照物,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幽、美丽。
诗人以“几度白砂青影里,审听嘶马自支筇”描写了诗人在异地他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愁苦心情。“白砂青影里”是说多次来到江边的白沙滩边寻找你的身影。“审听”即仔细地听。“嘶马”指马的嘶鸣声。“自支筇”即自己拄着竹杖。这两句写了诗人在异乡漂泊中思念故乡的情景。诗人以自己的孤寂凄凉来反衬朋友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