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已侵残梦境,绿苔应忆旧渔矶。
桃源鸡犬尘凡隔,韦曲桑麻念想归。

【释义】

白发已侵残梦境,绿苔应忆旧渔矶。

桃源鸡犬尘凡隔,韦曲桑麻念想归。

【注释】

白发:指年纪老了的头发。残梦:未完的梦。绿苔:绿色的苔藓。渔矶:钓鱼的小岛或礁石。桃源:传说中的美好地方,这里比喻自己向往的世外桃源。鸡犬:指田园中的家畜。韦曲:唐代地名。韦,古时指姓韦的人;曲,地名。桑麻:桑树和麻子。

【赏析】

首句“白发已侵残梦境”以白头老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感慨。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暗示着生命的衰老和时光的无情消逝。这一句通过白发的形象,传达出一种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情绪。

次句“绿苔应忆旧渔矶”则转向了自然景物,通过对渔矶上绿苔的描述,唤起了对往日渔猎生活的怀念。这里的渔矶不仅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更是一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它承载了作者过往的时光和生活的痕迹。

第三句“桃源鸡犬尘凡隔”进一步描绘了桃花源中的宁静与隔绝。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的一个理想化的地方,象征着远离尘世喧嚣的美好世界。这里用“鸡犬”来象征人世间的纷扰与杂音,表明在作者心中,理想的桃花源与现实的纷扰形成了鲜明对比。

尾联“韦曲桑麻念想归”则回到了现实,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韦曲曾是唐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桑麻则代表了田园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回到家乡、过上平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咏萍》通过描绘诗人对时光流逝、年老体衰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追求。同时,诗句中蕴含的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纷扰的逃避,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思考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