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如九井璜,美如三危露。
贞观魏公孙,今来功名误。
儿时汉南柳,摇落伤岁暮。
时不与我谋,羲和促天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和宋之问登初阳台》中的诗句,全诗如下:
明如九井璜,美如三危露。
贞观魏公孙,今来功名误。
儿时汉南柳,摇落伤岁暮。
时不与我谋,羲和促天步。
注释:
- 明如九井璜 - 比喻事物的光明明亮如同井中的美玉。
- 美如三危露 - 比喻事物的美好如同三危山的露水。
- 贞观魏公孙 - 指唐朝的魏征,他是太宗李世民时期的一位大臣,以直言进谏闻名。
- 今来功名误 - 表示现在的功名已经无法挽回,与过去相比有所失意。
- 儿时汉南柳 - 指作者年轻时在家乡汉南的柳树旁度过的日子。
- 摇落伤岁暮 - 形容岁月流逝,树木凋零,感到伤悲。
- 时不与我谋 - 表示时机没有选择与自己合作,而是选择了别人。
- 羲和促天步 - 羲和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借指时光催促人前行。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回应宋之问的一首诗。宋之问曾因被贬官而感慨万千,而李白则用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安慰。整首诗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的第一句“明如九井璜”,用井中美玉比喻事物的光明明亮,寓意着希望和美好。第二句“美如三危露”则以三危山的露水比喻事物的美好,同样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这两句都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与自然景物的比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第三句“贞观魏公孙”指的是唐太宗时期的大臣魏征,他的直率和忠诚给李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句表达了对魏征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表达自己的感慨。第五句“儿时汉南柳”回忆了自己年轻时在家乡的生活,第六句“摇落伤岁暮”则表达了岁月流转、物是人非的伤感。这两个句子都透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时不与我谋”和“羲和促天步”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时运的感慨。前者表达了时机未和自己合作,后者则暗喻时光催促人向前,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不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时运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