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近青春,试寻红瓃,经年疏隔。小立风前,恍然初见,情如相识。
为伊只欲颠狂,犹自把、芳心爱惜。传与东君,乞怜愁寂,不须要勒。
柳梢青
渐近青春,试寻红瓃,经年疏隔。小立风前,恍然初见,情如相识。
为伊只欲颠狂,犹自把、芳心爱惜。传与东君,乞怜愁寂,不须要勒。
注释:
- 柳梢青:此词牌名,是一种曲牌名。
- 渐近青春:接近春天了。
- 试寻红瓃:尝试寻找红色的花朵或果实。红瓃可能是指桃花。
- 经年疏隔:经过一年的分离和间隔。
- 小立风前:站在风中。
- 恍然初见:仿佛刚刚见面。
- 情如相识:情感如同以前认识的人一样。
- 为伊只欲颠狂:为了她只想疯狂。
- 犹自把、芳心爱惜:仍然珍惜自己的情感。
- 传与东君:将这份情感传递给大自然的主宰者——春神。
- 乞怜愁寂:请求春神怜悯并消除孤独寂寞的感觉。
- 不须要勒:不需要强迫或者约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情感的词作。词人通过描绘自己对春天的渴望和情感状态,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执着。词中的“柳梢青”一词是词牌名,通常用于表达柔美的情感。
首句“柳梢青”直接点明了词作的主题,即春天的到来使得人们的情感也随之复苏,渴望着与爱人重逢。接下来的句子“试寻红瓃”,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红瓃可能是代表春天的一种象征物,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词的后半部分,“小立风前,恍然初见,情如相识”描述了词人站在春风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仿佛又见到了心爱的人,这种情感与之前已经熟悉过的人无异。这里的“痴”字表现了词人对爱情的痴情和执着。
接下来的“为伊只欲颠狂,犹自把、芳心爱惜”则是词人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坚守。即使面对分离和等待,他仍愿意为之付出一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最后一句“传与东君,乞怜愁寂,不须要勒”,则是词人向自然和春天祈求慰藉,希望能够摆脱孤独和寂寞。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自然界的春神成为了同情者,帮助解决词人的孤独和忧愁。而最后的“不须要勒”则表明了词人对于情感的释放和解脱,不再需要外力的强制和约束。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的亲近感。它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词,更是一首表达对爱情深刻理解和珍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