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疏疏过,长江滚滚流。落霞残照晚明楼。又是一番重午,身寄南州。
罗绮纷香陌,鱼龙漾彩舟。不堪回首凤池头。谁道于今霜鬓,犹自淹留。
小雨疏疏地掠过,长江滚滚地流去。落霞映照着残照,傍晚的楼阁显得格外明丽。又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我漂泊在南方的州里。
香陌上罗绮纷呈,彩舟上鱼龙欢腾。怎能回首那凤池边?谁曾料到如今已两鬓斑白,但我还滞留不归。
注释:
- 南歌子·其二次:词牌名,又名“南歌子”、“忆秦娥”等。
- 东坡:苏轼的雅号。
-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
- 疏疏:形容小雨稀疏的样子。
- 长江:指长江水。
- 落霞残照晚明楼:意思是夕阳西下,落霞映照在江边的古楼之上。
- 重午:指端午节。
- 身寄南州:身寄居在南方。
- 香陌:指芳香的小路。
- 鱼龙:指水中的鱼和龙,这里代指船只。
- 凤池头:凤凰池,古代皇帝的官署所在地或禁苑中的池沼,这里指朝廷。
赏析:
这首词是苏轼在公元1074年的端午节所作。当时他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心情颇为抑郁。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对朝廷的失望。
词的上片写端午节的景象。“小雨疏疏过,长江滚滚流”,雨丝细密地飘过,江水滔滔东流。“落霞残照晚明楼”,夕阳西下时,余晖照耀下的江边古塔显得格外美丽。这两句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词的下片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之情。“罗绮纷香陌,鱼龙漾彩舟”,街上的美女们穿着华丽的衣服,热闹非凡。“不堪回首凤池头”,令人不忍回望那些曾经繁华的场景。“谁道于今霜鬓,犹自淹留”,谁能预料到今天已经满头白发,但仍选择留下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