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吴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车鹿自随。
解辔定应春尽日,及归宜待鹤来时。
圣贤莫负樽中渌,日月长为物外迟。
若过匡庐访真隐,卧龙庵下有期颐。
【注释】
荆:指荆州一带。吴:指苏州一带。相望:相对。柴车:用木柴烧火的车子,这里指牛车。鹿自随:指驾车的马和驾车人。定:一定。春尽日:春天结束的时候。归:归来。及归宜待鹤来时:等回来时。贤圣莫负樽中绿:贤圣不要辜负酒樽里的美酒。樽:盛酒的器具。樽中渌:酒。日月长为物外迟:太阳月亮总是在物外(即天外)慢行。物外:天外。迟:慢行。匡庐:在江西南昌市西南约四十里处,因东汉末年诸葛亮躬耕于此而著称。真隐:真正的隐居之处。卧龙庵:在庐山南麓的东林寺内,为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故居。期颐:七十岁的人称期颐,这里指长寿。
【赏析】
本诗是诗人送友人王充道到三茅山去游历时所写。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抒情,尾联点题,结构紧密。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深远高远,耐人寻味。
前两句写送别。“荆”“吴”二字点明送别的地点;“各天涯”说明两地相隔很远,但作者却毫不担心;“千里柴车鹿自随”,既写出了旅途的艰辛,也表达了对友人一路平安的美好祝愿。
后两句写留别。“解辔定应春尽日”,“解辔”,解开缰绳,准备出发的意思。这句意思是说,等到春天结束时再动身上路也不迟。“及归宜待鹤来时”,这句意思是说,等回来时,一定要等到有仙鹤飞来才能相见了。“贤圣莫负樽中绿”的意思是说,贤圣之人不要辜负酒中佳酿的美名,“日月长为物外迟”意思是说,日月运行永远比万物快。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希望早日实现的理想。
最后两句写留别。“若过匡庐访真隐,卧龙庵下有期颐。”意思是说,如果路过匡庐去拜访那位真正隐居的人,那么在卧龙庵下就能找到他。这里的“卧龙”指的是诸葛亮,诸葛亮曾经在庐山东林寺隐居,因此这里借代诸葛亮的故居。“期颐”是指老人满七岁,所以这里借代了七十岁的老人。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希望早日实现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