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春色送英雄,满目江山映日红。
剑戟夜摇杨柳月,旌旗晓拂杏花风。
行时一决平戎策,到后须成济世功。
为报燕山诸将吏,太平取在笑谈中。
【解析】
题干所给诗句的作者已经明确指出是王昌龄,这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着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长亭春色送英雄”的意思是:长亭外,春色满园,为英雄壮行。“剑戟夜摇杨柳月,旌旗晓拂杏花风”的意思是:剑戟摇曳,映衬着月色;旌旗在春风中飘扬,显得格外威武。“行时一决平戎策,到后须成济世功”的意思是:出发时,一定要拿出平定边患的策略来,回来后一定能成就济世的大业。“为报燕山诸将吏,太平取在笑谈中”的意思是:请代我向燕州的各位将官报告:平定边患,恢复太平,只在我们一笑之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要建功立业、平定边患、恢复国家的远大抱负和信心。
【答案】
长亭春色送英雄
(1)长亭:设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或凉亭。长亭即指此亭。
(2)英雄:此处指出征的将士。
(3)“剑戟夜摇杨柳月”,意思是夜幕下兵器闪烁,柳影摇曳,月光也似乎为之黯然失色。
(4)“旌旗晓拂杏花风”,意思是清晨的旗帜在春风中迎风招展。
(5)“一决平戎策”,意思是拿出平定边患的策略来。
(6)“到后须成济世功”,意思是回来后一定能成就济世的大业。
(7)“燕山”,泛指今河北、山西一带。燕州,唐时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市)。
赏析:①首句“长亭春色送英雄”,写春天的景色来送别英雄出征,以乐景写哀情,既渲染了出征的气氛,又写出将士们豪迈的英雄气概。②“剑戟夜摇杨柳月”,写将士们在夜晚行军途中的兵器闪闪烁烁,杨柳摇曳生姿,月色也为之一变,烘托了将士们威武雄壮的英姿。③“旌旗晓拂杏花风”,写拂晓时分,将士们的军旗在春风里迎风招展,显示了他们威振四方、气吞山河的气概。④“行时一决平戎策”,“决”即制定、筹划。“一决”,即拿出一套办法。这里指出征时要拿出一套平定边患的办法。⑤“到后须成济世功”,“济世功”,即治国安民的功德。这里指出征后一定要为国家建功立业。⑥最后四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他代燕州诸将作答:“为报燕山诸将吏,太平取在笑谈中。”意思是说:请你转告燕州的各位将官:平定边患,恢复和平,只在我们一笑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