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公清眼照孤心,结构仍夸壶奥深。
师悟赵州庭柏境,我知青岭震雷音。
粟粘便是三千界,草用曾为丈六金。
一滴曹源谁可测,海门腾起浪千寻。
诗名《次程给事题法云寺方丈》,作者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是北宋时期的知名官员。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首句释义:府公指的是朝廷中的高官或显贵,他们的眼光如同明亮的眼睛一样能洞察人心。这句诗通过“府公清眼照孤心”表达了诗人受到高位者公正无私的关怀和理解,内心感受到的温暖和慰藉。
第二句释义:“结构仍夸壶奥深”中的“壶”在这里比喻为一个容器或空间,而“奥深”则意味着深邃、复杂或不易被理解。这里形容寺庙的空间结构虽然宏大却充满深意,令人感到既神秘又吸引人探寻其中的秘密。
第三句注释:赵州(今河北邯郸市永年区)是佛教禅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庭柏境”即指庭院内种植的柏树,常用来象征清静和高洁的境界。这里的“师悟赵州庭柏境”意味着诗人在修行中领悟到的禅宗境界,也象征着对真理和本性的深刻理解。
第四句释义:青岭通常指的是山脉,这里特指四川青藏高原一带,那里有著名的青城山,以其幽静和灵气著称。“震雷音”形容声音巨大如雷,喻指某种震撼心灵或启发思考的声音或事件。诗人在这里可能是指自己在某个时刻突然顿悟,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第五句注释:粟粒粘土是极其微小的东西,这里用来形容三千界,即整个宇宙或世界上的所有事物。“草用曾为丈六金”中的“丈六金”是一种古代货币单位,用于形容某种珍贵或重要的物品。这里可能是说草药曾经非常珍贵,足以作为贵重的药材使用。
尾句赏析:最后一句“一滴曹源谁可测,海门腾起浪千寻”中的“曹源”可能是对某处水源的描述,而“海门”则可能指的是大海之滨,海浪翻涌的景象。诗人在这里用海水奔腾不息的形象来比喻某种不可捉摸的灵感或力量,这种力量强大到足以使海浪翻滚数千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赵抃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和哲学思考。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志趣和追求,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