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引灵泉胜取冰,入云穷穴始因僧。
闲疏咽处秋无际,静听时来月有层。
乍觉疏林多爽气,渐疑幽石减寒棱。
雨馀终夜西风起,流过吟窗溅著灯。
【注释】
山居引泉:在山中居住时,引泉水作诗。
自引灵泉:从山上引来清冽的泉水。取冰:用泉水制冰块。僧:僧房。穷穴:洞穴深处。因:因为。闲疏咽处:水声轻细,悠扬入耳。秋无际:秋风萧瑟,无边无际。静听时来:夜深人静,听到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月有层:月光洒下一层又一层。疏林:稀疏的树林。爽气:清爽的风。幽石:幽静的石头。减寒棱:冷气减弱。雨余:下雨后。终夜:整夜。西风起:夜晚刮起了西风。流过:流经。吟窗:书房窗户。溅著灯:溅落在灯光上。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写泉水的清凉、泉水的美妙以及泉水给山林带来的生机,表达了自己喜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之志。
第一句:“自引灵泉胜取冰”,意思是说从山上引来清澈的泉水,比用冰块做饮料更胜一筹。“胜”在这里是“胜过”的意思,突出了泉水的珍贵和美好。
第二句:“入云穷穴始因僧”,意思是说泉水流入山洞,深入地下才被僧人发现。这里描绘出一幅泉水源远流长的美景画面,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敬仰之情。
第三四句:“闲疏咽处秋无际,静听时来月有层。”意思是说泉水在闲适地流动,发出悠扬的声音;夜晚静听时,泉水的声音似乎能听到月亮的光影层层叠叠。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泉水的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第五六句:“乍觉疏林多爽气,渐疑幽石减寒棱。”意思是说突然感觉到稀疏的树林充满了清新的气息,逐渐觉得幽静的石头也减少了寒冷的感觉。这两句诗通过对山林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赞美之情。
第七八句:“雨馀终夜西风起,流过吟窗溅著灯。”意思是说雨后深夜,西风吹拂着整个山谷,泉水流淌经过书房窗户,溅落在灯火之上。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写泉水的清凉、泉水的美妙以及泉水给山林带来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仰之情和对名利地位的淡泊之志。同时,这首诗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