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既平,狄人既庭。
其棘匪劳,神圣以宁。
无乱斯聪,无惑斯明。
衣裳自垂,冕旒是凝。
【注释】
圣号:天子的尊号。雅二篇:指《诗经·大雅》中的《文王》、《大明》两首。
既平:已平定天下。庭:朝见、会盟的意思。棘:指蒺藜,是一种荆棘类植物,这里用作动词,意为刺伤或伤害。匪:通“非”,是否定词。劳:劳累、操劳。宁:安定。
无乱斯聪:不要因为扰乱而使听觉失灵。惑:迷惑、疑惑。明:明智。
衣裳:指天子所穿的礼服。垂:下垂。冕旒:帝王所戴的冠冕上装饰的珠玉,这里指皇帝的冠饰。凝:凝聚。
【赏析】
此诗描写了平定天下后,狄人的朝见和皇帝的接见仪式,表现了皇帝威仪和对臣民的恩惠。全诗意在歌颂平定天下后的太平盛世。
首句写国家平定,狄人入朝。“既”字写出事情已经办妥,“庭”字写出了会见的时间。两句写狄人入朝的情景。“棘匪劳,神圣以宁。”棘,荆棘,用棘来比喻狄人。匪,不是。劳,劳顿,这里指辛劳。棘非劳,即棘非辛劳,意思是说狄人没有辛劳之苦,所以安宁无事。“神圣以宁”意思是说由于皇帝神圣英明,所以国泰民安。这一句是说国家已经平定,人民安居乐业,皇帝的威名和恩德,使狄人也不得不臣服归顺。
第二句进一步说明国家的安定,是因为皇帝英明有为的缘故。
下面三句是说皇帝接见狄人时的态度。“无乱斯聪,无惑斯明。”斯,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无,表示程度。乱,扰乱,指扰乱视听;惑,迷惑,指迷惑心智。聪,聪明。明,明智。这三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因为扰乱视听而导致听力失灵,不要让智慧变得愚钝不清。这是告诫人们要听从皇帝的命令,不要胡作非为。“衣裳自垂,冕旒是凝。”裳衣,指天子所穿的礼服。垂,下垂,衣领向下垂下的样子。裳衣自垂,意思是说衣服的衣领都垂下下来,整齐美观。冕旒,古代帝王头上所戴的冠,这里指皇帝的头冠。是凝,意思是说头冠上的珠玉等装饰物都凝聚在一起,光彩夺目。“衣裳自垂,冕旒是凝。”两句是说衣服的衣领下垂,头上的冠饰光彩照人,这都是皇帝的恩典所致。“衣裳自垂,冕旒是凝”两句是对狄人进行赏赐和安慰,意思是说你们这些臣服于我的人,应当感恩戴德。
最后两句是对狄人的劝诫。“衣裳自垂,冕旒是凝”两句的意思是说你们这些人穿着华丽的衣裳,头戴华贵的冠帽,应该珍惜这样的荣耀,不要因此而骄傲自满。同时这也是对狄人的警告,告诉狄人不要因一时的得志而忘记了自己的地位卑微,不要因此而轻慢皇帝。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平定天下后,皇帝接见狄人朝见仪式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狄人在朝见仪式中的表现和皇帝对他们的赏赐和安慰,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稳定、繁荣盛世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