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实法之,配道无作。
始则以宽,终靡庸度。
呜呼下民,亦孔之莫。
皇鉴下土,将安将乐。
皇视四方,匪丑匪恶。
法尔天永,民祷斯恪。

【诗句解释】

圣号雅二篇:这是《诗经》中的第二首,题目中的“圣”指的是贤人,雅指正声雅乐。此诗为赞美贤者之辞,表达了诗人对贤者的敬仰和歌颂之情。

皇实法之:皇帝是法的化身。这里强调了皇帝是正义的象征,他的行动都是按照法律来进行的。

配道无作:遵循正道,不做任何违背道德的事情。这里的“道”指的是道德规范,而“作”则是指行为。

始则以宽,终靡庸度:起初以宽大的态度对待人民,但最终没有过度使用刑罚。这里的“始”和“终”分别表示开始和结束,“以宽”表示采取宽松态度,“靡庸度”表示不滥用刑罚。

呜呼下民,亦孔之莫:感叹百姓的无知啊,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里的“呜呼”是一种感叹的语气词,“下民”指的是老百姓,“亦孔之莫”表示百姓们是如此的愚昧无知。

皇鉴下土,将安将乐:皇帝洞察天下的善恶,将如何去处理这些事物呢?这里的“鉴”指的是观察、洞察的意思,“下土”指的是天下,“将安将乐”表示皇帝要处理好这些事情,使天下太平、人民安乐。

皇视四方,匪丑匪恶:皇帝巡视四方,不是丑陋就是邪恶的。这里的“视”是动词,表示观察,“四方”指的是四面八方,“匪丑匪恶”表示不只有丑陋之处,也有邪恶之处。

法尔天永,民祷斯恪:法律是永恒的,人民的祷告也是真诚的。这里的“法尔”是一种固定的用法,表示法律是永久存在的,“天永”指的是法律的永恒性,“民祷”指的是人民的祷告,“斯恪”表示这种祷告是真诚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贤者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道德的重视。诗人认为,皇帝是法的化身,他的行动都应该遵循正道,不要做任何违背道德的事情。在对待百姓时,皇帝应该采取宽松的态度,而不是滥用刑罚。同时,诗人也提醒皇帝要洞察天下的善恶,处理好各种事物,使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最后,诗人希望法律是永恒的,人民的祷告也是真诚的。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表达了诗人对正义和道德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它对于后世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化中重要的经典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