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万里龙沙路。载多少、离愁去。冷压层帘云不度。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弦索初调处。
花凝玉立东风暮。曾记江边丽人句。异县相逢能几许。多情谁料,琵琶洲畔,同醉清明雨。
诗句:当年万里龙沙路。载多少、离愁去。
译文:当年的征程,跨越万里,如同穿越龙沙般艰难。途中载满了离别的悲伤和忧愁。
注释:万里,形容行程遥远;龙沙,古代对沙漠或沙漠地带的称呼,这里借指艰难的旅程。
赏析:这首词开篇就设定了宏大的背景,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旅途图景。“当年万里龙沙路”通过“当年”这个词,诗人将读者引入到过去的时间中,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而“万里”和“龙沙”的结合,更是强调了这一旅程的艰险和漫长。接下来的“载多少、离愁去”,则进一步点明了旅途中的主要内容——离别。这里的“离愁”不仅仅是指物理上的分离,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情感波动。这种情感上的负载使得每一次的离别都显得格外沉重,增加了旅途的艰辛。
诗句:冷压层帘云不度。芙蓉双带,垂杨娇髻。
译文:冷风如刀割,吹透了层层帘幕,仿佛要将人的意志冻结。女子的妆容精致,宛如画中走出的美人,她的秀发轻轻束于双肩,垂杨柳般的身姿,娇美无比。
注释:冷压,形容冷风刺骨,令人难以承受;层帘,层层叠叠的窗帘,这里比喻为重重阻隔。芙蓉,即荷花,双带,指女子的两鬓,娇髻,指女子的发髻。
赏析: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手法,将一个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冷压层帘云不度”,通过强烈的视觉对比,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苦环境和人物的心情状态。”芙蓉双带,垂杨娇髻”,则通过具体的物象来展现人物的美貌和气质,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环境。这样的描述不仅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画面,还能够引发读者对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思考。整个句子在简洁之中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