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沈沈堕翠微。断云轻逐晚风归。西山南浦画屏围。
一目波光明欲溜,两眉山色翠长低。须知人与景相宜。
【注释】
滕王阁:唐时在江西,故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沈沈:落日。翠微:山色。
断云:形容云彩。轻逐晚风归:像被晚风吹走的云一样飘去。
画屏:指屏风。
一目波明:波光明亮。
两眉山色:山的颜色。翠长低:山的颜色长长垂下。
人与景相宜:人与景色相互适宜。
【译文】
夕阳慢慢地落下,青山翠绿的山峰笼罩着淡淡的雾气。天空中飘荡着轻薄的云彩,随着晚风缓缓归去。西面有座山,南面有条江,屏风一样的山峦环抱着江水。
江水的波纹闪烁着光芒,好像要流下来;山峰的颜色翠绿长长地垂落。我深深地感到,人和景物互相映衬,彼此和谐得恰到好处。
【赏析】
《滕王阁序》中写到“落霞与孤鹜齐飞”和“秋水共长天一色”,都是描写山水之美。而本词则以“落日”“西山”“南浦”为背景,通过“断云轻逐晚风归”写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画,并把人的感情融入其中。
“落日”两句写景,点出时间是傍晚。“沉沉”是形容太阳落山时的样子,给人以沉静的感觉。“翠微”是形容山的颜色,这里暗喻天色苍茫、山色幽深,给人宁静、安详的感觉。“断云”两句写景,写傍晚时分的景象。“轻逐晚风归”是说云彩仿佛被吹得无影无踪。“西山”两句写远景。“南浦”指长江之南的渡口,这里代指江南。“画屏”三句写近景。“波光明欲溜”是说江面上的波光闪动,好像要流出江外似的;这既表现了江水的流动,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两眉山色”四句写近景。“翠长低”是说山的颜色很长很长,好像要拖到地面似的。“须知人与景相宜”一句是全词的主旨,也是诗人抒发感情的地方。它的意思是说,人与景物相互配合,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这两句话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更表达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