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宦晚益困,忽惊朝露晞。
嗟嗟命不偶,事事志多违。
直节未尝屈,英魂何所依。
有材真国器,无闷即天机。
前日犹言笑,今亡果是非。
城南春满路,空见素旌归。

【注释】:

  1. 仕宦晚益困:仕途上日益艰难。
  2. 忽惊朝露晞:忽然间感到生命短暂,如同早晨的露水一样容易消逝。
  3. 嗟嗟命不偶:叹息命运不济,无法得到合适的机会。
  4. 事事志多违:做任何事情都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
  5. 直节未尝屈:始终坚守自己的节操。
  6. 英魂何所依:英烈之魂将何去何从?
  7. 有材真国器:有才能的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8. 无闷即天机:没有忧愁就是顺应自然之道。
  9. 前日犹言笑:昨天还谈笑风生。
  10. 今亡果是非:今天却成了生死的界限,一切皆成定局。
  11. 城南春满路: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城南的路上。
  12. 空见素旌归:只看见素色的旌旗缓缓归来。
    【赏析一】:
    此诗为苏轼悼念友人石曼卿而作。石曼卿(1001-1043),字曼卿,北宋诗人、词人。他才华横溢,性格豪迈,为人耿直,因直言敢谏屡遭贬谪;但一生清廉,为官清正,深孚众望。苏轼对石曼卿十分崇敬,曾写《祭曼卿文》,并作此诗以表哀思。
    【译文】:
    仕途上日益艰难,生命短暂,令人震惊。
    叹息命运不济,无法得到合适的机会。
    做事情总是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英烈之魂将无所依托。
    有才能的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没有忧愁就是顺应自然之道。
    昨天还谈笑风生,今天却成了生死的界限,一切皆成定局。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城南的路上,只看见素色的旌旗缓缓归来。
    【赏析二】:
    首句写“仕宦晚益困”,是说仕途上日益艰难。“忽惊朝露晞”一句,是说自己忽然感到生命的短暂,仿佛晨露易逝,人生苦短。这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也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受,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次句写“嗟嗟命不偶”。诗人感叹自己命运坎坷,未能得到合适的机会。这既是对自己的感慨,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三、四句写“直节未尝屈,英魂何所依”。诗人表示自己始终坚守自己的节操,英烈之魂无处可依。这两句既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崇敬之情,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抗议。
    五、六句写“有材真国器,无闷即天机”。诗人认为有才能的人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没有忧愁就是顺应自然之道。这两句话既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观,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理解。
    接下来几句回忆过去与石曼卿交往的情景,表现对他的深厚感情。诗人用“前日犹言笑,今亡果是非”来形容自己与石曼卿曾经亲密无间,但如今却阴阳两隔。这种强烈的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石曼卿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描写城南春景,表达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诗人看到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城南的路上,只看见素色的旌旗缓缓归来。这种景象既体现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描绘石曼卿生前的生活和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和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揭示了社会的现实残酷和个人命运的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