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第同一籍,家园连七闽。
何为别眉宇,于今十四春。
昔子补一尉,扶病走风尘。
归来解组绂,宴处颐精神。
架书括遗逸,瓮酎涵清醇。
东阡与北陌,候问通殷勤。
或言疾良愈,呼卢气益振。
或传近诗句,平淡与古邻。
语之天下事,塞耳不复闻。
宁当决引去,道固有屈伸。
嗟予仰尺禄,对雠中秘文。
天子误采拔,指名填诤臣。
力微责任重,百虑加一身。
列章乞便郡,赐告迎慈亲。
穷冬过梨岭,山蹊出幽榛。
俯深下坎井,斗起攀苍旻。
水石啮晚沙,霜风变朝皴。
粲粲涧中花,孤芳能自珍。
班班云上鸟,朝鸣亦求群。
岁晏时节动,天遥客愁新。
去子无跬步,笑语绝燕秦。
作此欲招隐,翻愧林泉人。
【注释】
①迁阳道中奉寄杨正臣同年:在迁阳道中,我写信给同榜的杨正臣。杨正臣名士之才,与我的才能相同。
②名第同一籍:科举考中,名列榜首。
③家园连七闽:家乡在福州,福州在福建。
④何为别眉宇:为何要离别你啊。
⑤于今十四春:从你离别至今十四年了。
⑥昔子补一尉:当年你担任一个低级的小官。
⑦扶病走风尘:因为生病而离开家乡走向仕途。
⑧归来解组绂:回到家乡,解开官职的束缚,享受闲适的生活。
⑨宴处颐精神:在家中宴饮时,可以休息养神。
⑩架书括遗逸:整理书架上的遗书。
⑪瓮酎涵清醇:用陶罐酿制的酒,味道清香纯正。
⑫东阡与北陌:东边和北边的小路。
⑬候问通殷勤:互相问候,关系亲密。
⑭疾良愈:病情好转。
⑮呼卢气益振:大声呼喊,声音更加洪亮。
⑯或传近诗句,平淡与古邻:有人传说你的诗作清新自然,接近古代诗人的风格。
⑰语之天下事,塞耳不复闻:谈论天下大事,别人听不见,不听不听不听。
⑱宁当决引去:宁愿辞职而去。
⑲道固有屈伸: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
⑳嗟予仰尺禄:我仰慕朝廷的俸禄。
㉑对雠中秘文:校勘经史典籍,研究古籍。
㉒天子误采拔:皇帝的错误选拔。
㉓指名填诤臣:点名指责我等大臣。
㉔力微责任重,百虑加一身:自己的力量微弱,却承担重任,心中忧虑很多。
㉕列章乞便郡,赐告迎慈亲:多次上奏请求调任地方官,皇帝下诏允许回家探望双亲。
㉖穷冬过梨岭,山蹊出幽榛:冬天经过梨岭时,崎岖的小路上满是深草。
㉗俯深下坎井,斗起攀苍旻:低头向下看深渊中的井,抬头攀登高入云霄的山峰。
㉙水石啮晚沙,霜风变朝皴:水和石头侵蚀着晚秋的沙滩,寒风吹拂着皮肤使皱纹增多。
㉚粲粲涧中花,孤芳能自珍:涧中的花儿虽然稀少但依然美丽,它们能够自守其香。
㉛班班云上鸟,朝鸣亦求群:白云之上飞翔的鸟儿,清晨鸣叫也希望能和其他同伴一样。
㉜岁晏时节动,天遥客愁新:岁末时分,思绪万千,天边飘来的寒风让人更加感伤。
㉝去子无跬步,笑语绝燕秦:你离去后不再回来,我们之间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交谈嬉戏。
㉞作此欲招隐,翻愧林泉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邀请你隐居山林,反而觉得自己不如你。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八年),作者杨时因上书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得罪于朝廷,被贬知南剑州(今江西南平)。他在迁阳道中写信给同榜出身的杨正臣,并写下这首诗。
全诗共八十六句,分为十节,每节四至五句不等。开头六句写两人的同科及第;中间十句叙杨正臣离京赴任途中因病请假返回家乡;后面二十一句写杨正臣归乡之后的生活状况;最后十二句是杨时写给他的信,表达自己对杨正臣的思念之情。
第一、二句交代两人的同科及第情况,第三句说杨正臣家在福建福州,第四句说杨正臣在福建担任一个小官;第六句写杨正臣身体不好而离开京城,第七句说他回到家乡后解除了官场的枷锁;第八句写杨正臣回家后与家人团聚;第九句说杨正臣回家后仍然关心政事;第十句说自己虽受皇上错怪,但心情舒畅,不以为意;第十一、十二两句写自己在家乡的处境与心境;第十三句写自己与杨正臣的交往密切;第十四句说杨正臣病愈后声名远播;第十五句说我听说他的诗作清新脱俗;第十六句说他的诗作有古人的风格;第十七句说他谈政治话题时别人听不到他的声音;第十八句说自己虽想辞官归隐,但内心不甘;第十九、二十两句说自己担心失去做官的权力而忧心忡忡。
诗的结尾部分写杨时给杨正臣写信,倾诉自己对他的思念之情。首句说自己仰慕朝廷的俸禄,第二句说杨正臣犯了错误,被朝廷错怪到我等大臣身上,第三句说我的力量薄弱,承担重任感到忧虑重重;第四句说我愿意辞去官职,第五句说皇帝下诏允许回家看望亲人;第六句说寒冬时节路过梨岭,小路上都是茂密的野草;第七句说看到山崖上陡峭的悬崖向下看深渊中的井;第八句说看到高山上云雾缭绕的山峰向上攀升;第九句说是水和石头侵蚀着晚秋的沙滩,寒风吹拂着皮肤使皱纹增多;第十句说涧中的花儿虽然稀少但依然美丽,它们能够自守其香;第十一句说白云之上飞翔的鸟儿,清晨鸣叫也希望能和其他同伴一样;第十二句说岁末时分,思绪万千,天边飘来的寒风让人更加感伤;第十三句说离开你后不再回来,我们之间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交谈嬉戏;第十四句说写这首诗的目的是邀请你隐居山林,反而觉得自己不如你;最后一两句说自己仰慕朝廷的俸禄,对朝廷的错误感到愤慨,但自己却无法胜任这个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