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
青山正相向,万状呈峭格。
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
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
上穷林端寺,下见海内国。
贤侯乘闲来,四座揖佳客。
歌吹有杯酌,笔研角文墨。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
嗟物亦时遇,旷久兹乃得。
从知闽州图,复记新名迹。
碧峰亭
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
青山正相向,万状呈峭格。
落日涵紫翠,深春变颜色。
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
上穷林端寺,下见海内国。
贤侯乘闲来,四座揖佳客。
歌吹有杯酌,笔研角文墨。
雄谈连今古,大笑一欢戚。
嗟物亦时遇,旷久兹乃得。
从知闽州图,复记新名迹。
注释:
- 虚亭:指亭子为空无一人的状态,可能是作者的想象或比喻。
- 城西隅:城边的西边部分,即城市的西边边缘地带。
- 开槛:打开窗户或门。
- 正相向:正好相对。
- 深春变颜色:春天到了,万物开始发生变化和生长。
- 云石:云雾缭绕的石头。
- 旷久兹:长时间的旷野。
- 知:了解、知道。
- 复:再次、再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亭子的诗作。首句“虚亭城西隅,开槛俯临北”,描绘了一个空无一人的亭子,位于城边西侧,面向北方。接着,诗人通过“青山正相向,万状呈峭格”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最后两句“云石抱幽致,猿鸟自娱适”,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亭子的描述,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之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