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石插半天,玲珑耸苍翠。
想从混沌初,有此纷破碎。
断截不分离,攲危不颠坠。
乃于其中间,穿沿石路细。
频劳谢屐行,扪抚足幻怪。
下有泉溶溶,根来从石背。
香山才品题,名得因人贵。
瘦筇行清秋,西风吹我袂。
跻攀幸未疲,俯仰一叹喟。
下山拜范祠,遗像俨如在。
胸中万甲兵,曾使西夏畏。
岩瞻石不移,可想铁肝肺。
嘻其群小人,风林犬空吠。
于今孰存亡,取舍良亦易。
但坚自力心,岁寒见节概。
卓尔彼何人,晞之则亦是。
【注释】
①范文正公:范仲淹(950-101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封楚国公。谥号“忠肃”。
②苍翠:青绿色。
③混沌初:宇宙未分之时,天地形成之前。
④纷破碎:指石像残破不全。
⑤穿沿:沿着石头小路走。
⑥谢屐行:指谢灵运的屐(一种鞋),相传他曾因游山而穿坏。
⑦香山才品题:唐白居易曾为杜甫的诗作《秋兴八首》中的“丛菊两开他日泪”作注:“秋气清,菊花黄,丛生篱落中。”
⑧瘦筇(qióng):竹制的手杖。
⑨西风:秋风。
⑩跻攀:攀登。
⑪孰存孰亡:谁生存、谁灭亡,指政权更替。
⑫取舍:取舍之意。指是否采纳或接受某种意见、做法等。
⑬节概:节气、气节。比喻人的操守和节操。
⑭卓尔:突出。
⑮晞(xī)之:指太阳初出时的光辉。
【赏析】
这是一首咏范仲淹祠堂的诗。诗人对范公祠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并借以抒发自己的感慨与志向。全诗采用先写景后叙事、议论的方式展开,语言简练明快。
写祠堂在半山腰上,形如瘦弱的山峰插在天边。接着三句,说这座山峰玲珑高耸,苍翠欲滴。四、五两句写山势的奇特:山断而不断,倾斜而不倒塌,山石中间有条石板路。六、七两句写登山者行走时的情景:他们不停地用脚去踩踏山石上的泥土,用手摸抚着石壁。九、十两句,写泉水自山石背流下,泉水清凉沁心。十一、十二句写山中景色之美,以及诗人对此的感受。十四、十五句,写诗人登上山顶后的心情。十六、十七两句写下山时的心情。十八、十九两句,写祠堂的遗像依然端庄严肃,让人肃然起敬。二十、二十一两句,表达自己胸中的壮志豪情。二十二、二十三两句,写诗人登高望远,感叹世事无常。二十四、二十五两句,写诗人面对岩洞中坚贞不屈的铁石心肠,发出由衷的赞美之情。二十六、二十七两句,写那些小人无德无能,终将无所作为。二十八、二十九两句,写现在的人应该审时度势,作出正确的选择。三十、三十一两句,写只有坚持自己的主张,才能经受住严寒的考验,保持高尚气节和人格尊严。最后两句,写诗人对那位坚定不移的英雄范仲淹的仰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