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恼平生,奈天赋、恩情太薄。二三岁、看伊受尽,眼尖眉角。记得当初低耳畔,是谁先有于飞约。惟到今、刬地误盟言,还先恶。
天眼见,人难托。天易感,人难吒。人心险,天又怎生捉摸。莫问傍人非与是,手儿但把心儿托。便不成、厮守许多时,乾休却。
【诗句释义】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念良辰”、“惜余芳”、“庆宣和”等。双调,七十八字,上片三仄韵,下片两仄韵。
懊恼平生:一生都在悔恨中度过。
奈天赋、恩情太薄:然而天赐的恩爱太浅薄。
二三岁、看伊受尽:从二岁开始,就受到他的欺负(“伊”指作者的妻子)。
眼尖眉角:眼睛尖锐,嘴角翘起。表示对妻子的不满。
当初低耳畔:当初在耳边说话时,语气很轻。
于飞约:即“相约”,指夫妻之约。
刬地误盟言,还先恶:突然违背了盟约。
天眼见:上天能看见。
人难托:人无法托付。
天易感:上天容易感动。
人心险:人心难测。
天又怎生捉摸:上天又能如何猜测呢?
便不成、厮守许多时:如果不能长久厮守在一起,那就不成为夫妻。
【译文】
我一生都在悔恨中度过,然而天赋予我们的恩爱实在太浅薄。从二岁开始,就受到他的欺负,从那时开始,我就对他心生不满。当初他在我面前说话时,语气非常轻佻,嘴角翘起,表示对我的不满。我从他二岁时就在耳边说话时,他就开始对我耍脾气,违背了我们之间的盟约。上天能够看见这一切,但是人们却无法托付。上天容易感动,但人心难测,所以很难猜测上天的想法是什么。如果我们不能长久厮守在一起,那就不成为夫妻。
【赏析】
本词作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4)冬,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捕入狱,这首词是他对自己不幸人生的一种总结与反思,表达了他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全词以自责、悔恨、抱怨、叹息等词语贯穿,情感深沉,意蕴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