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罝兔视亡秦,一击之馀果莫寻。
堪笑乘舆森万骑,也无一个眼开人。

【注释】

和读张子房传:这是作者在和人读《史记.留侯世家》张良的故事后写的一首七言诗。当年,张良在秦朝追捕之下,躲藏在一个深山中。一天,他看到一只野兔,于是便用箭射它。结果,一箭就把它射死了。后来,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封张良为留侯。

罝(zú):猎犬,捕兽。

亡秦:亡国。

一击之馀:比喻一击之力就能制服敌人。一说形容张良的智谋高超到了极点。

果莫寻:没有能再找到的人了。

堪笑:可笑的是……

乘舆:帝王乘坐的车。

森:众多。

也无: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人:指有识之士。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冬。当时杜甫正在成都草堂,与友人王十五元石相会饮酒论诗,因赋诗以赠。这首诗写张良智略非凡,一箭射中野兔。刘邦建立汉室之后,将张良封为留侯。然而,当张良功成身退之时,那些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们却纷纷落井下石,有的甚至出卖了他的命,让他成了俘虏。对此,张良感到十分可笑,因为那些人都是些见利忘义的小人。此诗表达了对张良的赞赏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那些忘恩负义之人的愤慨之情。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结构严谨完整。首句“当年”,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第二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张良智勇双全的形象;第三句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张良的智谋;第四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张良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则是对那些见利忘义之人的讽刺和批评。整首诗既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又展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