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数声风动竹,知是客来憩舆辐。
嫣然一笑为谁开,眼前喜见人如玉。
奚奴侧背□锦囊,共看娇容理蟹筐。
可堪清晓正凝霜,冰箸入手生寒芒。
袜尘微动缫车索,三尺龙孙横左握。
初方一缕渐如纶,衮衮不断巧绵络。
沿淮土旷人更稀,未冬寒风已透帏。
闲田不种木棉树,卒岁可怜无褐衣。
岭南弥望无处著,堪与梨云同寞寞。
收来比屋机杼鸣,谁复号寒叹落魄。
注释
和邻女搔绵吟:在与邻居女子一起梳理棉线时吟咏。
嫣然一笑为谁开,眼前喜见人如玉。
嫣然一笑:笑得很妩媚。嫣然:形容女子笑的样子。
为人:指代自己。
可堪清晓正凝霜,冰箸入手生寒芒。
清晓:天刚亮的时候。
冰箸:像冰一样冷的筷子。箸(chǔ):筷子。芒:光点,比喻手指上因寒冷而冒出来的白气。
袜尘微动缫车索,三尺龙孙横左握。
袜尘:鞋袜上的灰尘。缫车索:缫丝机上的绳索。三尺龙孙:形容纤细柔长的头发,龙孙: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初方一缕渐如纶,衮衮不断巧绵络。
初方:指开始时。纶(ɡuān):用丝织成的细绳。
衮衮:形容连绵不断的样子。巧绵络:形容织成细密而整齐的网状物。
沿淮土旷人更稀,未冬寒风已透帏。
沿淮:指淮河一带。土旷:土地空旷。人更稀:人口更少。帏(wéi):帐幔。
闲田不种木棉树,卒岁可怜无褐衣。
闲田:荒废了的土地,这里泛指没有耕种的土地。卒岁:一年到头。褐衣:粗布衣服。
岭南弥望无处著,堪与梨云同寞寞。
岭南:指今广东省一带。弥望:满眼望去。寞寞:寂寞冷落的样子。梨云:指梨花飘落的景象。
收来比屋机杼鸣,谁复号寒叹落魄。
比屋:每家。机杼(zhù):织布机。鸣:声音大。号寒叹落魄:因为寒冷叹息而感到失意。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李益晚年,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全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农村风光图,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美好和淳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无奈。
首句“门外数声风动竹”,描绘了一幅风拂竹林的画面,给人以静谧的感觉。接着,“嫣然一笑为谁开? ”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关心的情感。然后,“奚奴侧背□锦囊”,描绘了一个仆人背着锦囊的形象,暗示了他的职业身份和工作内容。接下来的四句,则详细描绘了农妇们劳作的场景,从采摘果实、整理工具到做饭洗衣,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随着季节的变迁,农事活动逐渐减少,农妇们的生活也变得单调乏味起来。最后两句“可堪清晓正凝霜,冰箸入手生寒芒。”形象地描绘了清晨时分的寒冷景象,以及农妇们劳作时所感受的艰辛。结尾“谁复号寒叹落魄?”则是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感慨和无奈之情的抒发。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通过对农村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