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感忠义,掩卷暗夺魄。
痛哭治安书,骨梗贤良策。
表表汉唐间,相望继履舄。
古今立人朝,委质几千百。
谁能抗切直,反或事便僻。
居然习成风,未易一二责。
间气萃贾刘,言可行蛮貊。
首足叹倒悬,夷夏正疆埸。
建侯选左右,一一为区画。
耻欲洗元和,长鸣奋羽翮。
惧稔萧墙祸,抗论不容释。
迨今忠谠言,日星辉简册。
不间加奖纳,方且被放谪。
身或死异土,雾雨暗孤驿。
时君听未洪,天公眼亦白。
三叹动耿耿,一笑空哑哑。
慷慨士岂无,君门九重隔。
自惟幼所学,早已声猷藉。
几载事辛勤,半生困行役。
杨朱正泣歧,宣室未前席。
抑郁叹不平,拟吊湘水碧。
堪叹失东隅,谁能走南陌。
只恐搜遗贤,诏且下旦夕。
看看辞雾隐,廪廪升云圛。
抟风九万里,参天二千尺。
不容豹管窥,岂复鱼肆索。
和寄敬甫叶兄
读史感忠义,掩卷暗夺魄。
痛哭治安书,骨梗贤良策。
表表汉唐间,相望继履舄。
古今立人朝,委质几千百。
谁能抗切直,反或事便僻。
居然习成风,未易一二责。
间气萃贾刘,言可行蛮貊。
首足叹倒悬,夷夏正疆埸。
建侯选左右,一一为区画。
耻欲洗元和,长鸣奋羽翮。
惧稔萧墙祸,抗论不容释。
迨今忠谠言,日星辉简册。
不间加奖纳,方且被放谪。
身或死异土,雾雨暗孤驿。
时君听未洪,天公眼亦白。
三叹动耿耿,一笑空哑哑。
慷慨士岂无,君门九重隔。
自惟幼所学,早已声猷藉。
几载事辛勤,半生困行役。
杨朱正泣歧,宣室未前席。
抑郁叹不平,拟吊湘水碧。
堪叹失东隅,谁能走南陌。
只恐搜遗贤,诏且下旦夕。
看看辞雾隐,廪廪升云圛。
抟风九万里,参天二千尺。
不容豹管窥,岂复鱼肆索。
注释:
- 读史感忠义:阅读历史书籍,感叹忠诚和道义。
- 掩卷暗夺魄:收起书本时,心中充满了对忠义的敬畏与震撼。
- 痛哭治安书:因读到有关国家安定的文章而痛哭。
- 骨梗贤良策:认为有才智的人应该为国家的安定出谋划策,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值得。
- 表表汉唐间:在汉朝和唐朝之间,即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 立人朝:培养人才,使朝廷更加繁荣昌盛。
- 委质几千百:有很多像自己一样愿意为国家奉献的人才。
- 抗切直:坚持正直、刚强的性格。
- 反或事便僻:有时却迎合世俗,变得圆滑狡诈。
- 习成风:形成了一种风气。
- 三叹动耿耿:多次叹息,心情沉重。
- 一笑空哑哑:笑的时候,声音低沉,显得有些无奈。
- 慷慨士岂无:那些慷慨激昂的士人难道没有吗?
- 九重隔:指皇帝深居宫中,无法了解外面的真实情况。
- 幼所学:年轻时所学到的知识。
- 云圛:云彩缭绕的地方,比喻仕途上的高升。
- 豹管窥:用豹尾装饰的管乐器的声音,比喻微小的声音无法传播很远。
- 鱼肆索:用鱼作为货币进行交易,比喻小利不足以打动人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所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诗人首先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然后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表达了自己对于忠诚、正直等品质的推崇和追求。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对于统治者的昏庸和无能表示了深深的担忧。最后,诗人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遭遇,虽然身处异乡,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和自信的态度,期待着未来能够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