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日觅芳行,白云朝露湿。
沙头人过频,桥底湍流急。
花在隔篱明,鹃于高树泣。
青帘沽酒家,和气春风集。
南郊即景
胜日觅芳行,白云朝露湿。
沙头人过频,桥底湍流急。
花在隔篱明,鹃于高树泣。
青帘沽酒家,和气春风集。
译文:
在这美好的一天里,我寻找着春天的气息,来到了南郊。我看到天空中洁白的云朵,朝阳的光辉洒在它们上面。微风拂过,让晨露沾湿了大地。
我沿着小径前行,来到了一个小沙洲。这里的人们来来往往,他们的身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清晰。我注意到,小溪的水声非常急促,水流湍急,让人不禁加快脚步。
在沙洲的一隅,我看到了一片花海。花儿们在篱笆旁绽放,色彩斑斓,美丽极了。而远处的高树上,杜鹃花也在啼哭,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春天的到来。
继续前行,我来到了一家小酒馆。酒馆的门前挂着青色的帘子,透出一股温馨的气息。在这里,我品尝到了美酒,感受着春风的温暖。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南郊春景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整首诗以“南郊”为题,通过诗人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景象。
首两句“胜日觅芳行,白云朝露湿。”描绘了诗人在美好的春日里,沿着小径寻觅着春天的气息。清晨的白云和朝露,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清新与宁静。
接下来的“沙头人过频,桥底湍流急。”则描绘了小沙洲上的热闹场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桥下的湍急水流,似乎也在诉说着春天的活力与热情。
“花在隔篱明,鹃于高树泣。”这两句则是对南郊景色的进一步描绘。花儿在篱笆旁绽放,犹如珍珠般熠熠生辉;而高树上的杜鹃花则在哀怨地啼哭,仿佛在为春天的到来感到欣喜的同时,也为即将结束的生命感到惋惜。
最后两句“青帘沽酒家,和气春风集。”则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描写。酒馆门前挂着青色的帘子,透出一种温馨的气息;而春风拂面的感觉,也让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南郊春天的美丽与生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