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行颜叔,亲承尼父。
志锐所期,道尊是辅。
泥在钧陶,木就规矩。
终縻好爵,扬名东武。
诗句释义
1 贤行颜叔:这里的“贤”指的是品德高尚的人;“行”则是指行为。颜叔可能是指孔子弟子颜回,他以德行著称。
- 亲承尼父:这里的“尼”指的是尼山,即孔子的出生地;“父”则是对孔子的尊称。尼丘山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也是孔庙所在地。
- 志锐所期:这里的“锐”指锐气、意志坚定;“期”是指期望、目标。这句话表示孔子有着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抱负。
- 道尊是辅:这里的“道”指的是道德或哲学之道;“尊”是尊敬;“辅”则是帮助。这句话表示孔子的道德理念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人们学习和追求的方向。
- 泥在钧陶:这里的“钧”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一钧等于十斤;“陶”则是制造陶土的工具。这句话比喻孔子像陶工一样,通过教育塑造人的品质和道德。
- 木就规矩:这里的“木”指的是木材;“规矩”则是指木工用的尺子和墨斗等工具。这句话比喻孔子通过教育和规范,培养出有道德品质的人。
- 终縻好爵:这里的“縻”是束缚的意思;“爵”则是古代的一种官位或荣誉。这句话表示孔子最终得到了尊贵的地位和荣誉。
- 扬名东武:这里的“东武”可能是指地名或地名的一部分;“扬名”则是指名声显赫。这句话表示孔子的名声在东周时期已经非常响亮。
译文
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贤德之人颜叔,亲自继承尼父的教诲。
坚定的意志和远大的抱负,成为道德的典范和辅助。
如同陶匠般塑造人的品格,如同木工一样制定规则。
最终获得尊贵的职位和荣誉,为东周时代增添了光辉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对孔子及其弟子的赞颂,强调了孔子的道德理念和思想对后人的影响。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容词,如“志锐所期”、“道尊是辅”、“泥在钧陶”、“木就规矩”等,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的伟大人格和教育成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的赞誉之词。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结构严谨有序,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