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毅近仁,志操莫渝。
性匪祝鮀,面岂子都。
有一于此,刚名可图。
云欲则柔,盖生之徒。
【注释】:
文宣王:即魏文帝曹丕(公元187年-226年),字子桓,一名元深。
其弟子:指曹操的孙子曹植。
赞: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多用于歌颂某人或某事。
刚毅近仁:形容一个人性格刚强,有仁爱之心。
志操莫渝:形容一个人的志向和操守坚定不变,不会改变。
匪祝鮀:不是祝融。
面岂子都:面,这里指面貌;子都,是古书上记载的一个人物,姓子名都,因以子都为喻。
有一于此:意思是说只要有一点优点。
云欲则柔:比喻人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刚强。
盖生之徒:指的是世间万物,包括人和动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文宣王及其弟子的文章,赞扬他们的性格、气质和品质。诗中的”刚毅近仁,志操莫渝”,描绘了文宣王及其弟子们刚毅、有仁心、坚定不移的品德。
“性匪祝鮀,面岂子都”两句,作者用”祝鮀”、”子都”两个典故来说明他们的外貌并不出众,但内心却非常刚直,不屈不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有一于此,刚名可图”这句表明只要有一点优点就值得称赞。这里的”一”可以理解为一种美德,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具体的人。这句话鼓励我们要学习文宣王及其弟子们的优点,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盖生之徒”这两句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意味着我们应该顺应自然,保持柔和的心态,就像世间万物一样。这也是对人性的理解,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尊重他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