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人机鉴高,了见万法栖秋毫。
龟肠蝉腹耐清苦,空山坐听鼪鼯号。
无心索价惊众耳,尚恐名出终难逃。
一朝解去薜萝服,鬋剔须发披方袍。
黄龙宗旨人难凑,涓滴不容消息漏。
一到禾山谒老方,全机不露三关透。
城中军马正纷纷,红尘涨空日色瘦。
问师触热有底忙,云向疏山聊宿留。
蒐奇猎怪穷端倪,诗胆大于身数围。
勿忧平淡少人爱,此去定逢韩退之。
年来世味种种薄,文字习气黏如黐。
自信文通才未尽,犹堪重拟碧云诗。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白云山人机鉴高,了见万法栖秋毫。 —— 描述白云山人的机锋很高超,一眼就能看出万法的精髓藏在细微之中。
  • 关键词:白云山人、机锋高超、秋毫(比喻微小的事物)
  • 注释:白云山人指的是张智观,他擅长洞察事物的本质,如同观察秋天鸟兽的尾巴一样敏锐。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张智观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力。
  1. 龟肠蝉腹耐清苦,空山坐听鼪鼯号。 —— 描述他能够忍受清苦,在空山中静心聆听鼪和鼯的叫声。
  • 关键词:龟肠、蝉腹、鼪鼯、清苦
  • 注释:这里的“龟肠”指代张智观的身体,而“蝉腹”则形容其内心。鼪和鼯都是传说中的山林中的动物,这里用来象征深山的寂静与神秘。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张智观在自然环境中的修行状态,以及他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
  1. 无心索价惊众耳,尚恐名出终难逃。 —— 描述他虽然不在意外界的评价,但担心一旦出名就会难以避免。
  • 关键词:无心索价、惊众耳、名声
  • 注释:张智观不在意外界的评价,但他担心一旦成名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评价。
  • 赏析:这表达了张智观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担忧,同时也显示了他的谦逊和低调。
  1. 一朝解去薜萝服,鬋剔须发披方袍。 —— 描述他终于解脱束缚,剃掉头发穿上方袍。
  • 关键词:薜萝服、鬋剔、方袍
  • 注释:这里的“薜萝”指的是古代道士的装束,“鬋剔”是指剃发,“方袍”是一种传统的道教服饰。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张智观从俗世生活中解脱出来,开始追求精神自由的意象。
  1. 黄龙宗旨人难凑,涓滴不容消息漏。 —— 描述黄龙派的教义难以捉摸,即使是点滴也难以泄露。
  • 关键词:黄龙宗旨、涓滴、消息漏
  • 注释:黄龙派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以神秘的教义和修炼方法著称。这里的“涓滴”比喻教义的微妙和深邃。
  •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张智观对于黄龙派教义的理解,认为其深奥且不可言传,需要通过实践才能领悟。
  1. 一到禾山谒老方,全机不露三关透。 —— 描述他在禾山上拜访老方丈,发现他的全机不露却已通达三关。
  • 关键词:禾山、老方丈、全机、三关
  • 注释:禾山是道教中的一个地名,象征着隐逸之地。“老方丈”指的是一位隐居的高僧。“全机”指整体的智慧,“三关”可能是指修行中的三个重要阶段或境界。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张智观在禾山与老方丈的交流,感受到了老方丈的智慧和修为。
  1. 城中军马正纷纷,红尘涨空日色瘦。 —— 描述城中的战马纷扰不已,天空变得暗淡,阳光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 关键词:城中军马、红尘、日色
  • 注释:城中可能是一个充满战争和争斗的地方,战马纷乱代表紧张的氛围。“红尘”通常用来形容世俗的繁华,而这里指代的是人间的纷争。“日色瘦”形象地描绘了太阳的光芒失去了往日的明亮和温暖。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城市中的战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混乱和破坏的忧虑。
  1. 问师触热有底忙,云向疏山聊宿留。 —— 描述诗人询问师父为何如此匆忙,而师父只是回答说要暂时在远离尘嚣的山中居住。
  • 关键词:问师、触热、底忙、云向疏山、聊宿留
  • 注释:这里的“底忙”可以理解为“忙什么”,表达一种不解。“云向疏山”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环境,“聊宿留”表示在这里停留休息的意思。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师父忙碌原因的好奇,同时也反映了师父选择在宁静的环境中修行的决心。
  1. 搜奇猎怪穷端倪,诗胆大于身数围。 —— 描述诗人搜寻奇特古怪的事物以寻求真理,他的诗歌勇气甚至超过自己的身体尺寸。
  • 关键词:搜奇猎怪、穷端倪、诗胆、身数围
  • 注释:这里的“搜奇猎怪”指的是对新奇事物的探寻,“穷端倪”意味着深入探究事物的真相。“诗胆”指的是诗人的勇气,“身数围”则可能是指诗人身体的大小或范围。
  • 赏析:这句诗强调了诗人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执着态度,以及他超越常人的勇气。
  1. 勿忧平淡少人爱,此去定逢韩退之。 —— 诗人安慰自己不要担心作品平凡无人赏识,这次离去必定能遇到韩愈那样的大文豪。
  • 关键词:勿忧、平淡、人爱、韩退之
  • 注释:这里的“韩退之”指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他的诗文在当时非常有名。“人爱”指的是受到人们的喜欢或赏识。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信心以及对将来的期待,相信即使作品平凡,也能获得认可。
  1. 年来世味种种薄,文字习气黏如黐。 —— 描述近年来世道人情越来越淡薄,人们的文字表达也越来越拘泥和陈旧。
  • 关键词:世味种种、文字习气
  • 注释:这里的“世味”指的是世间的人情世故,而“文字习气”则指的是写作时过分依赖传统形式的习惯。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当前社会风气和个人写作风格的反思,指出了人们在表达上的局限性。
  1. 自信文通才未尽,犹堪重拟碧云诗。 —— 诗人相信自己的文学才能尚未完全展现,仍然有能力创作出像碧云诗一样优秀的作品。
  • 关键词:自信、文通、才未尽、碧云诗
  • 注释:这里的“碧云”可能指的是某位诗人的名字,“文通”指的是文学才华,“才未尽”表明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自己文学潜力的认可和对未来创作的期待。
  1.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张智观的修行生活和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整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修行的追求,也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白云山人机鉴高》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价值的诗作,它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赞美,也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深刻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