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履鸿枢府,熙宁始识公。
容无高位气,语有大臣风。
感慨方山仰,惊悲已壑空。
缁衣国人意,转入薤歌中。
诗句释义及赏析:
- 望履鸿枢府,熙宁始识公
- “望履”指的是遥望,这里指望着;“鸿枢府”是指重要的、权力中心的地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太尉(一种古代官衔)的仰望之情。“熙宁”是宋朝时期的年号,也暗示了时间背景,可能是在宋神宗时期。“识公”则表明是在见到太尉后有了认识和了解。
- 容无高位气,语有大臣风
- 这两句描述了太尉的气质和言谈举止,显示出他虽无高官之位,但有君子之风。”容”指的是外表,”风”指气质、风范。
- 感慨方山仰,惊悲已壑空
- “方山”一般指华山,古人常以华山为高远的象征。这里可能暗指太尉像华山一样高峻,令人敬仰。“惊悲”表示震惊和悲伤,而“已壑空”意味着内心的空虚或失望。
- 缁衣国人意,转入薤歌中
- “缁衣”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官员的黑色官袍。“国人意”即国内百姓的看法。这句话意味着太尉虽然身居要职,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其结局让人感到悲哀和惋惜。“转入薤歌中”则形象地比喻了这种悲哀和惋惜的情绪,如同《薤露》这样的歌曲一样哀婉动人。
译文:
遥望着那权力的中心,我初次见到了太尉您。您的外表平凡,但气质却非凡,言谈间流露出大臣般的风度。我感慨您的崇高地位让人仰望,但最终您的遭遇令我悲痛不已。尽管您身着黑衣,但我能感受到国人的心意,您最终的结局如同一首薤露歌那样令人感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太尉形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其命运的深刻感慨。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元素和意象,如“鸿枢府”、“方山”、“已壑空”,这些元素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气息。此外,诗中的用词选择和句式结构也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