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明不可作,遗芳落天涯。
幽香抱孤蕊,正色敷金蕤。
眷言出俗韵,寒透方相宜。
南方十月温,不见落叶飞。
江氛与岭侵,负此傲霜姿。
向晚过微雨,月波湛明辉。
风高便觉好,独酌临东篱。
对之不须寐,要看清露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对菊花的赞美之作。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读和译文:

  1. 渊明不可作,遗芳落天涯。
    渊明(陶渊明),指陶渊明本人,他的高洁不染世俗的品格与菊花的清雅遗世独立相契合。”不可作”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人品的高度赞扬,而”遗芳落天涯”则描绘了陶渊明的高洁人格如同秋菊,即使被遗忘在遥远的天边,依然散发着清香。

  2. 幽香抱孤蕊,正色敷金蕤。
    “幽香”指的是菊花独特的香气,”孤蕊”则是指独自绽放的一朵花,这里的”孤蕊”可能暗喻着陶渊明的孤傲不群。”正色敷金蕤”则形容菊花的颜色纯正且华丽,如同黄金般闪耀。

  3. 眷言出俗韵,寒透方相宜。
    “眷言出俗韵”表示菊花的芳香独特,能够超越俗世,”寒透方相宜”则表明只有在寒冷的环境中,菊花才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这里的”寒”字可能也暗示了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4. 南方十月温,不见落叶飞。
    “南方十月温”说明南方在十月仍然温暖如春,但这里并不是说气候温暖,而是说菊花在这个季节依然盛开,没有落叶飘飞的景象。

  5. 江氛与岭侵,负此傲霜姿。
    “江氛”可能是指江边的雾气,”岭侵”则是山岭逼近的意思,这两句诗描绘了菊花在江畔岭上的自然景观,即使面临恶劣的环境,它仍然保持着傲然的姿态。

  6. 向晚过微雨,月波湛明辉。
    “向晚过微雨”指的是傍晚时分下了小雨,”月波湛明辉”则形容雨水过后,月光明亮如水波一般。这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7. 风高便觉好,独酌临东篱。
    “风高”意味着秋风已经吹得很高,”独酌临东篱”则描绘了诗人一个人坐在东边的篱笆旁喝酒的情景。这里的”独酌”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娱自乐。

  8. 对之不须寐,要看清露滋。
    最后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他不需要睡觉去欣赏菊花,因为他知道菊花会在阳光下吸收水分,变得更加鲜艳滋润。这里的”清露滋”形容了菊花在阳光下吸收的露水。

赏析:
王维的《对菊》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全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将菊花的美丽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诗人也在诗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表达了自己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