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月孤悬处,知师几驻筇。
铁鞋虽踏破,只履觅无从。
传法灯灯火,闻经处处龙。
可怜狂醉客,夜坐谩捶钟。

诗句释义

  • 皓月孤悬处:皎洁的月亮高悬在天空,显得格外清冷和孤寂。
  • 知师几驻筇:知道师父(可能指诗中的人物或作者自己)停下脚步,手持筇杖(一种竹制的登山杖)。
  • 铁鞋虽踏破:尽管鞋子被踏破了,但仍然坚持前行,没有放弃。
  • 只履觅无从:即使找到了那片唯一的土地(象征某种信仰、理念或目标),也感觉难以抵达。
  • 传法灯灯火:传递知识之光,如同灯火照亮道路,指引方向。
  • 闻经处处龙:在四处听到佛法的教诲,如同龙吟震撼人心。
  • 可怜狂醉客:可怜的是那些沉迷于酒色的人,他们沉醉其中无法自拔。
  • 夜坐谩捶钟:夜晚独自一人坐在寺庙里,却只是随意地敲打着木鱼,发出空洞的声音。

译文对比

禅师塔次韵    
明月高悬照孤独之地,知师驻足不前持筇杖。    
铁鞋虽破仍不停,只求一片净土无寻处。    
灯火传承智慧如明灯,听闻经声似龙吟震四方。    
可笑那狂饮之人空醉酒,夜深独自寺庙里敲钟响。    

注:此译文保留了原诗的风格和意境,同时增加了对关键词的解释与注释。译文力求忠实于原文的同时,也保持了一定的可读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行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修行、探索真理和追求信仰的内心体验。诗中的“皓月孤悬”和“铁鞋虽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宁静和孤独,后者则代表着坚定和执着。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