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檄来游石鼓山,岛洲疑望有无间。
大江潮落海门出,洞口云深月户关。
名揭君谟椽笔健,诗留子直翠珉斑。
古灵更有碑三字,屴崱须登莫倦还。

【注释】

石鼓山:在福建福州。

檄:古代用竹简或木片写文告的竹管,这里指皇帝的文书。

岛洲疑望有无间:指鼓山岛上的山峦和水岛时隐时现。

大江潮落海门出:指闽江潮水退去后,从海口涌出的潮水。海门:闽江口。

洞口云深月户关:指山洞深处云雾缭绕,月光透过洞口照进来,如同门户一样。

君谟:《宋史》卷二八五载:“张商英字天觉,蜀眉州人。”此处指宋代书法家、诗人张先。

子直:苏轼(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画家。此处指苏轼。

翠珉斑:形容石碑上的苔藓斑驳。

古灵:山名。

屴崱须登莫倦还:意为要登上古灵山,不要厌倦。屴崱:山名。莫倦:别解为不要疲倦,即不要懈怠。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福州鼓山的七律。诗中描绘了鼓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的赞美之情。

第一联“携檄来游石鼓山,岛洲疑望有无间”,描述了作者带着公文来到福州鼓山游玩的情景。作者站在鼓山之巅,放眼望去,只见岛上的山峦和水岛时隐时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里的岛屿和山峰都是鼓山的一部分,它们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二联“大江潮落海门出,洞口云深月户关”,进一步描绘了鼓山的自然风貌。当大江潮水退去后,从海口涌出的潮水汇入大海,形成了壮观的景象。而山洞深处云雾缭绕,月光透过洞口照进来,如同门户一样。这里的山水景色既宁静又神秘,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第三联“名揭君谟椽笔健,诗留子直翠珉斑”,赞美了鼓山的美景和历史人物的贡献。这里的“名揭君谟”指的是宋代书法家、诗人张先,他在书法和诗歌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被誉为“君谟”。而他的作品也被镌刻在鼓山上,成为后人瞻仰和学习的典范。这里的“子直”则是指苏轼,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作也常常以鼓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的诗句不仅描绘了鼓山的自然风光,还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文化的热爱。

第四联“古灵更有碑三字,屴崱须登莫倦还”则表达了作者对鼓山精神的赞美。这里的“古灵”指的是古老的山灵,而“屴崱”则是指陡峭的山势。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于鼓山精神的赞赏和追求。他希望自己能够像登山者一样,不断地攀登和探索,不断追求进步和卓越。同时,他也提醒自己不要因为劳累而感到厌烦,要始终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

这首诗通过对鼓山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历史文化的魅力。它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历史的厚重,还传递了对于自然和文化的敬畏之心以及追求进步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