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微阴始,鸣蝉高树幽。
倚风偏送晓,迎露欲先秋。
孤管清兼浊,幺弦断复留。
年华自当尔,羁客浪多愁。

《新蝉》

五月微阴始,鸣蝉高树幽。 倚风偏送晓,迎露欲先秋。

孤管清兼浊,幺弦断复留。 年华自当尔,羁客浪多愁。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初,即初夏时节,此时正是蝉开始鸣叫的时期。

微阴:微暗的天气。

始:开始。

鸣蝉:蝉在树上鸣叫。

高树幽:高大的树木里,环境幽静,蝉叫声显得格外悠扬。

倚风:靠着风势。

偏送晓:特别地送走清晨。

迎露:迎着露水。

欲先秋:好像比秋天更早一点。

孤管:指笛子,这里特指独奏。

清兼浊:音调清亮且有浊音。

幺弦:短小的琴弦,这里特指古琴。

断复留:弹拨时断开又连接。

年华:年岁。

自当尔:自然应当是这样的。

羁客:旅居他乡的人。

浪多愁:总是有很多忧愁。

【赏析】:

《新蝉》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写于其出使巴蜀途中。全诗以“新蝉”为中心意象,通过描绘蝉声、风向、露水、笛声及琴音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身处异乡,寄寓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五月微阴始”,描绘了初夏时节,微阴的天空渐渐变得明亮。这一句为下文的描写铺垫了背景。接下来,“鸣蝉高树幽”,诗人通过对蝉声的描述,展现了蝉在高大的树木中发出的悠扬之声,给人以宁静之感。这里的“高树幽”既形容了蝉鸣声的回荡空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第三句“倚风偏送晓”,“倚风”一词既形容了风的方向,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感。而“送晓”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这一联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第四句“迎露欲先秋”,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使得露水仿佛有了生命,它似乎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变化。这句诗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哲理,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美好。

第五联“孤管清兼浊,幺弦断复留”,诗人通过对比笛声的清亮与琴声的浑厚,以及笛声的断续与琴声的流畅,展示了音乐之美的不同层次。这两句诗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深刻的哲理。

最后一句“年华自当尔,羁客浪多愁”,诗人感叹岁月如梦,自己如同羁旅之人,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愁。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