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人非故土,带郭喜幽居。
浅俗情多畏,新知意尚疏。
负暄胜构火,汲井足滋疏。
二物关身外,悠悠谢里闾。

【注释】

寄隐直:隐居生活。

避人非故土:指离开官场的纷扰,回归田园生活。

带郭喜幽居:居住在城外的幽静之地。

浅俗情多畏:指那些浅薄庸俗的人,他们往往畏惧自己。

新知意尚疏:新交的朋友,关系尚浅,感情不深。

负暄胜构火:晒太阳胜过用火取暖。

汲井足滋疏:打井水足以滋润干燥的庄稼。

二物关身外: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事。

悠悠谢里闾:指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辞去官职后,回到家乡过一种隐居生活时所写。诗人以清雅的笔触,描述了归隐生活的悠然自得,以及与世俗的淡漠疏离。
首联“避人非故土,带郭喜幽居。”描绘了诗人从官场回归田园,远离了繁华的都市,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的土地。这里的“避人”,意味着避开那些世俗的眼光和议论,不再被外界的纷扰所困扰。而“带郭”,则是指居住在城外的幽静之地,远离了喧嚣的城市,享受着一份难得的宁静和安宁。
颔联“浅俗情多畏,新知意尚疏。”表达了诗人对于浅薄庸俗之人的厌恶和对新交朋友关系的疏远。这里的“浅俗”,指的是那些缺乏深度、只看重表面的人,他们往往容易被表面的虚荣所迷惑,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感受。而对于“新知”,则是指那些刚刚建立起来的关系,由于时间较短,彼此之间还缺乏深入了解和信任,因此感情相对疏远。
颈联“负暄胜构火,汲井足滋蔬。”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美好。在这里,“负暄”指的是晒太阳,是一种简单而自然的生活乐趣;而“汲井”则是指打井水的灌溉方式,能够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水源。这两个动作都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通过这些细节的描述,诗人展现出了一种与世隔绝、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尾联“二物关身外,悠悠谢里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淡漠和超然。这里的“二物”指的是与自身利益无关的事物,而“悠悠”则表示远离了尘世的喧嚣。通过这样的表述,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理想。最后一句“谢里闾”,则是告别世俗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满足和自豪。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和人生的态度和情感。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耕生活的向往,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理想。这种理想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品质,也代表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普遍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