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晋表里,方伯陜西东。
昔重诸侯选,今烦太史公。
固疑多直谏,不得久居中。
时论讥忧半,天心待考功。
旌麾都护道,谣俗召南风。
偃息甘棠下,知君简易同。

这首诗是一首七律,表达了诗人对孙之翰的祝贺和对其政治才能的期待。下面是逐句的详细释义:

山河晋表里,方伯陜西东。
“山”指的是华山,“河”指黄河,这两句诗描绘了陕西(今陕西省)壮丽的自然景观,暗示着孙之翰将承担重要责任。

昔重诸侯选,今烦太史公。
“昔重”指的是过去诸侯国选举贤能的方式,而“今烦”则表示现在需要依赖太史公(司马迁)这样的史学家来选拔人才。这里表达了一种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强调了选拔人才的重要性。

固疑多直谏,不得久居中。
“固疑”指的是固执己见,“多直谏”表示孙之翰有很多直率的建议,而“不得久居中”则意味着他可能无法长期担任要职。这句诗透露出对孙之翰的担忧,认为他可能会受到排挤。

时论讥忧半,天心待考功。
“时论”指的是当时的舆论,“讥忧半”表示有一半的人对孙之翰持有担忧和忧虑的态度,而“天心待考功”则表示天意希望考察他的功绩。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孙之翰的期望,认为他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旌麾都护道,谣俗召南风。
“旌麾”指的是旗帜,“都护道”表示他在都护(管理边疆事务)的道路上,“谣俗召南风”则表示他的言行能够安抚边民,像南方的和风一样。这句诗表达了孙之翰有能力安抚边疆民众,维护国家稳定。

偃息甘棠下,知君简易同。
“偃息”指的是休息,“甘棠下”是指甘棠树下,这是古人用来比喻恩惠之地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孙之翰的敬意,认为他像甘棠树一样为人民带来恩惠。最后一句“知君简易同”,则是称赞孙之翰为人简单、易于相处,与百姓打成一片。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孙之翰的祝贺,展示了他的能力和才华。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孙之翰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选拔的关注,以及对政治稳定和边疆安宁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