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石浮水中,峻堤缺复连。
往往为深潭,波流自回环。
秋山未摇落,碧树皆参天。
仰观积水痕,仍在高树巅。
里人半巢居,出入随乌鸢。
令尹亦菜色,市楼寂无烟。
皇天不纯命,百姓何震愆。
苦云耕织废,租税尚未蠲。
赤子向漂荡,所存皆偶然。
虽知负官输,未忍更弃捐。
奈何唐尧世,复见昏垫年。
何以救汝饥,朝廷急忧边。
这首诗是唐代的张籍所作,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画面,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山村景象。
首联“石首县”三字起笔,交代了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背景。石首县位于长江中游,地势险要,山势陡峭,因此有“丛石浮水中,峻堤缺复连”这样的描写。这里,“丛石浮水”指的是山石错落有致地漂浮在水面上,而“峻堤缺复连”则形容了山势的陡峭和连绵不断。这两句诗通过对地理环境的描绘,为后面的诗意铺垫了背景。
颔联“秋山未摇落,碧树皆参天。”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景色。这里的“秋山”、“碧树”都象征着坚韧、生机勃勃的生命力,而“参天”则强调了树木的高度和茂盛。这两句诗通过对秋天山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颈联“仰观积水痕,仍在高树巅。”则是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致观察。这里的“仰观”指的是诗人站在高处向下看,而“积水痕”则是指积水留下的痕迹。这两句诗通过观察细节,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里人半巢居,出入随乌鸢。”描绘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这里的“里人”指的是当地的居民,而“巢居”则是指他们以鸟巢为家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诗通过描述当地居民的生活,反映了乡村的宁静与质朴。
尾联“令尹亦菜色,市楼寂无烟。”则转入了政治和社会的背景。这里的“令尹”指的是古代楚国的丞相,而“菜色”则形容他忧虑、憔悴的样子。这一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
尾联“皇天不纯命,百姓何震愆。”则将焦点转向了天意与民心的关系。这里的“皇天”指的是上天,而“纯命”则表示上天赋予了人类公平的命运。然而,现实中却出现了百姓遭受灾难的情景,这引发了诗人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山村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通过对比自然与人心的变迁,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