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别百里近,愁心乱清秋。
今别百里遥,秋色萦远愁。
我飞乏羽翰,我居怅淹留。
忽如辕下马,局足难自谋。
古人有先觉,不愿往诸侯。
我乃今知之,曰归邈无由。
朝吟南陵篇,暮弦梁山讴。
离魂如明月,昔昔西南流。
【注释】
寄贡甫:写给朋友的信。时随侍入蜀:当时随着入蜀的使者(贡甫)。百里:指四川成都一带。乱:纷扰。清秋:秋季,泛指秋天。我飞:我的翅膀被箭射伤,不能飞翔。乏:缺乏,没有。羽翰:书信或信函。局足难自谋:处境困难,无法自谋。先觉:首先察觉的人。诸侯:诸侯国。今知之:现在才明白。曰:说。归:返回家乡。邈:远。无由:没有办法。南陵、梁山:都是地名,这里代指四川成都一带。
【译文】
当初我们离别时,距离近在咫尺;如今我们别离了,相隔千里万里。我的翅膀受伤了,写不了信;我住在这里,心中愁闷,难以久留。突然之间,像被辕下马一样,自己的处境无法自主谋划。古人有先见之明,不愿到诸侯国去当官。现在我才明白,想回去却无法实现。白天吟诵南陵篇,晚上弹琴唱梁山讴歌。离愁就像明月,永远向西流去。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赴蜀途中写给友人的一首送别诗。全诗以“乱”字领起,抒发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开头四句写与友人分别后,自己心情的变化,从“愁心乱”到“秋色萦”,再到“局足难自谋”,表现了内心的痛苦和彷徨。中间六句写自己的处境,由于受到箭伤而无法自由行动,只好像一匹被系住的马一样,只能在原地徘徊。尾联写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希望能早日回到故乡。最后两句以明月作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