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夕风雪佳,相念思乘兴。
忽忆君在远,离忧纷难定。
入门对新诗,满眼冰玉莹。
因疑君居侧,恍惚不自胜。
别来虽无几,日月稍已迸。
一苇悲河广,况乃山川迥。
远游殊风土,孤响谬群听。
常恐吊原宪,夫子叹何病。
幸传丞相篇,复见仁者赠。
悬知惬真赏,有以夸历聘。
何用慰索居,一朝再三咏。

【注释】

答江邻几到颍州见寄并封示晏公:这是一首和诗,答谢江邻几的诗。颍州:今河南许昌县。

乘兴:乘兴而行,即兴。

君在远:指你身在远方。 离忧纷难定:离别的忧愁使人难以平静。

冰玉莹:晶莹如冰玉一样清亮。

因疑君居侧:因为怀疑你住在我的附近。

恍惚不自胜:恍惚间我竟然不能自已。

日月稍已迸(bèng):时光已经逝去,日月渐渐短小。

河广:指黄河。

风土:风俗人情。

孤响谬(miù)群听:孤高的声音,不合于众人的听闻。

原宪:孔子弟子,字子思,以贫而乐道著称,有“原上鄙人”之讥。

夫子叹何病:孔子对原宪的遭遇感到哀怜,感叹他的命运多舛。

丞相篇:这里是指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历聘:出使外邦。

慰索居:安慰自己独处的生活。

一苇:一根芦苇。

吊:哀悼。

【赏析】

这首和答诗作于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时作者任杭州通判。当时作者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友人江邻几在颍州(今安徽阜阳)。这首诗写诗人在颍州送别江邻几归去后的所感所想。全诗感情真挚,风格沉郁,语言精练,富有艺术感染力。

起联“日夕风雪佳,相念思乘兴”,写颍州天气严寒,诗人却兴致勃勃地出来欣赏风光。“日夕”,天黑时。“风雪”点明季节,渲染了寒冷气氛。首联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颔联“忽忆君在远,离忧纷难定”,写忽然想起江邻几还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心中不免忧虑重重。“纷难定”,形容内心的忧虑无法排遣,难以安定下来。“离忧”句,化用屈原《九歌·国殇》中“悲余心之悁𫈵兮,哀故旧之离捐”的句子。

颈联“入门对新诗,满眼冰玉莹”,写诗人走进家门,看到江邻几写的新诗,觉得像晶莹的美玉一样。“冰玉莹”,比喻诗歌清丽高洁。“满眼”,满眼都是。

尾联“一苇悲河广,况乃山川迥。远游殊风土,孤响谬群听”,写诗人想到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更何况还有遥远的山川阻隔,江邻几远游他乡,只能发出与众不同的声音,不能引起众人的共鸣。诗人想象江邻几在异地的孤独处境,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此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含蓄蕴藉,是一篇优秀的和答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