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别书信阔,接壤如天涯。
沉忧心肠窄,少日如岁时。
食荼苦在味,集蓼辛在外。
百感从中生,通夕不遑寐。
世路岂飘风,游子常转蓬。
镜中见二毛,何啻非老翁。
晚慕马少游,结庐守乡井。
简略或易足,长当并形影。
诗解
- 诗句:贫别书信阔,接壤如天涯。
- 注释:形容与朋友的书信距离遥远,就像天地之间的距离一样远。
- 诗句:沉忧心肠窄,少日如岁时。
- 注释:内心忧愁压抑,时间过得非常快。
- 诗句:食茶苦在味,集蓼辛在外。
- 注释:食物的味道苦涩,但这种苦味是外在的。
- 诗句:百感从中生,通夕不遑寐。
- 注释:心中充满了各种情感,以至于夜不能寐。
- 诗句:世路岂飘风,游子常转蓬。
- 注释:世间的道路并非像风一样飘忽不定,而是像蓬草一样随风漂泊。
- 诗句:镜中见二毛,何啻非老翁。
- 注释:镜子中的自己已经两鬓斑白,这不仅仅是一个老人的形象。
- 诗句:晚慕马少游,结庐守乡井。
- 注释:晚年时向往像马少游那样的生活,愿意隐居于乡村之中。
- 诗句:简略或易足,长当并形影。
- 注释:虽然生活简单,但能与影子相伴也是一种满足。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深切思念和对自身人生态度的诗歌。首句“贫别书信阔,接壤如天涯”表达了与友人分离的无奈与遥远,通过“接壤如天涯”这一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双方相隔之远,如同天南地北。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抒发了内心深处的忧愁与时光的无情。“沉忧心肠窄,少日如岁时”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沉重压力,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哀愁。而“食茶苦在味,集蓼辛在外”则用饮食之苦比喻心中的苦楚,虽苦却无法言表,只能默默承受。
最后六句中,“百感从中生,通夕不遑寐”描绘了诗人因思友情深而彻夜难眠的情状,同时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世路岂飘风,游子常转蓬”则以飘风与转蓬喻指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无常,强调了诗人在人生路上的漂泊无依之感。
“镜中见二毛,何啻非老翁”和“简略或易足,长当并形影。”反映了诗人对于老年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他虽然追求简单的生活方式,但在面对衰老的身体时,仍然感到一种深深的不安和忧虑。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游子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