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城稻秧如黍禾,共城木少种竹多。
熟闻迩来风土美,贫无置锥知奈何。
百门苍翠太行麓,百泉清泠淇水澳。
长安宦游跬步到,隐居鸡黍终年足。
人生早念少游言,燕领莫矜飞食肉。
即今囊空未果归,且为黎侯歌式微。
寄声好在久良苦,异时自楫来迎汝。
共城寄仲弟
共城稻秧如黍禾,共城木少种竹多。
熟闻迩来风土美,贫无置锥知奈何。
百门苍翠太行麓,百泉清泠淇水澳。
长安宦游跬步到,隐居鸡黍终年足。
人生早念少游言,燕领莫矜飞食肉。
即今囊空未果归,且为黎侯歌式微。
寄声好在久良苦,异时自楫来迎汝。
【译文】
共城稻秧长势如黍稷,共城树木稀少竹子多。
我听说近来这里风俗好,可我贫穷连根簪都没有。
共城有百座山门绿树浓,有百道泉水在流清。
长安的仕途虽然很忙碌,隐居在家却能吃饱饭。
人生早些体会少游的志意,不要让燕雀之辈羡慕你。
即使现在身无分文不能回家,也要为黎侯歌颂这衰败。
寄信告诉您那里生活艰苦,他日会亲自来接你们。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七年(812)春暮夏初。当时诗人在长安,与诸弟书信往还中,抒发了自己的感慨。首二联以共城的自然风光,引出自己的处境;三、四句写共城的物产丰富、环境优美,但自己的贫困;五六句写自己在长安的奔波劳碌;七八句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志向;最后两句是劝慰弟弟的话,勉励他们不要沉沦,不要羡慕富贵荣华,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并期待着早日归来。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