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高原不辞苦,晚岁离离满百亩。
岂知输稻如输金,始信种田虚种黍。
持黍易金入市行,粳稻踊贵黍价轻。
十钟一石亦不惮,三时力农空自惊。
去年岁荒食丰菽,今年岁丰弥不足。
物理悠悠难豫谋,谁谓丰荒略相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田家行》。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和赏析:

  1. 春耕高原不辞苦,晚岁离离满百亩。
  • 注释:春天的时候辛苦耕作在高亢的高原上,到了晚年收获了满满一坡的庄稼。

  •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情和辛勤工作的精神。”高原不辞苦”表明无论环境多么艰苦,他们都不会放弃耕种。”晚岁离离满百亩”则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岁月的流转与劳动成果的喜悦。

  1. 岂知输稻如输金,始信种田虚种黍。
  • 注释:没想到卖稻子比卖金子还要贵,这才相信种田其实是在空费心思。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农民们对市场交易的无奈和困惑。将农作物卖给商人的价格远高于其本身的价值,让农民感到自己种植的粮食实际上并不值钱。

  1. 持黍易金入市行,粳稻踊贵黍价轻。
  • 注释:拿着小米去市场上换金子,粳米的价格高昂,而小米的价格却低得可怜。

  • 赏析:这里揭示了粮食市场的价格差异,粳米(一种优质大米)因为稀缺而价格昂贵,而普通小米因为供应充足而价格低廉。这反映了当时市场的不平衡和粮食供需关系的问题。

  1. 十钟一石亦不惮,三时力农空自惊。
  • 注释:即使是用十天的粮食来换取一斤的粮食也不觉得难,但连续三季的辛勤劳作却让人感到不安。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农民为了生计不得不长时间劳作的情况。虽然他们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换取粮食以维持生活,但却承受着因市场波动而引起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

  1. 去年岁荒食丰菽,今年岁丰弥不足。
  • 注释:去年因为饥荒吃了充足的豆类,今年却丰收到无法满足的程度。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农民面临的困境——即便年景好,也可能因为缺乏足够的食物而感到饥饿。这突出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对农民生活的巨大影响。

  1. 物理悠悠难豫谋,谁谓丰荒略相覆。
  • 注释:自然界的规律难以预测,谁说丰收或歉收只是简单的相互更迭?

  • 赏析:最后两句诗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即自然规律的不可预测性和社会的不稳定性。它们强调了农业活动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