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生如拳柳如把,同时移根种庭下。
柏根未活柳已荣,春风飞飞意融冶。
青条眼看千尺馀,疏荫朦胧乃惊诧。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柏树和柳树的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柏生如拳柳如把”,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柏树和小枝的形状,如同拳头般粗壮,而柳树则枝条柔长,像手执一把伞。这种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这两种树木的独特喜爱。

第二句“同时移根种庭下”,则是对这两种树木的共同特性进行了描绘。无论是柏树还是柳树,都是通过移根种植的方式生长,这也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

第三句“柏根未活柳已荣”,进一步强调了柏树和小枝的特性。柏树的根部还未完全发育,但已经可以看到它的生命迹象;而柳树的枝条已经茁壮成长,显示出它的繁荣。这种对比使得柏树和小枝的形象更加鲜明,也更加生动。

第四句“春风飞飞意融冶”,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春风拂过,万物复苏,柳树的枝叶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展现出一种融融的生机。这句诗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第五句“青条眼看千尺馀”,是对柳树的高度和形态的描绘。青条(嫩绿的枝条)伸展开来,似乎有千尺之高,这种形象的描绘,使得柳树显得更加高大、壮观。

第六句“疏荫朦胧乃惊诧”,则是对柳树的枝叶密度和遮挡阳光的效果的描绘。柳树的树枝稀疏,虽然有些阴暗,但却为人们提供了遮阴的地方。这个细节使得柳树显得更加亲切、温暖。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柏树和小枝的生长特点以及它们与春天的关系,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诗人运用了夸张、对比等手法,将柏树和小枝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