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开日渐长,小窗闲理旧笙簧。
凭谁为唤诗宗匠,共赋留云借月章。
【注】芍药花开日渐长,小窗闲理旧笙簧。
凭谁为唤诗宗匠,共赋留云借月章。
注释:芍药花盛开,阳光明媚,日渐增长,小窗下我悠然自在地整理着旧时吹奏过的乐器。
谁能为我召唤来那位诗的大师,让我和他在月光下一起吟诗赋句呢?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赏春”即赏花,诗人通过赏春,抒发了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启迪。
芍药花开日渐长,小窗闲理旧笙簧。
凭谁为唤诗宗匠,共赋留云借月章。
【注】芍药花开日渐长,小窗闲理旧笙簧。
凭谁为唤诗宗匠,共赋留云借月章。
注释:芍药花盛开,阳光明媚,日渐增长,小窗下我悠然自在地整理着旧时吹奏过的乐器。
谁能为我召唤来那位诗的大师,让我和他在月光下一起吟诗赋句呢?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赏春”即赏花,诗人通过赏春,抒发了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美的启迪。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莫向愁人说。 - 关键词:愁人、说 - 赏析:诗人不愿向那些忧愁的人倾诉自己的心事,可能是因为他深知这些忧愁是无济于事的。 2.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七八。 - 关键词:叹、不如意、十常七八 - 赏析:感叹人生充满了不顺心的事情,往往占到了十分之七八。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辛酸。 3. 是则中年伤怀抱,客里何堪送客。 - 关键词:中年、伤怀抱、送客 - 赏析
【注释】 鄂渚:即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 蒹葭渚:长满芦苇的水边小洲。 漾波:水面荡起的波纹。 两两三三:指女子们成群结队的样子。 采菱:指采摘菱角。棹歌:船夫摇橹时唱的歌。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词,描写了鄂州武昌一带的江上景色和采菱女们的活动。 上片首句点出鄂州的地名。“烟汀”二句,描写烟波浩渺、芦花飞絮的鄂渚岸边,有一座风亭,亭下是荷花盛开的小洲。这两句中,“烟汀”、“蒹葭渚”是地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乌夜啼·落日寒鸦飞尽”“红蓼岸”“白蘋散”等意象的含义,同时还要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然后根据对诗意的理解作答。“落日寒鸦飞尽”,点明了时节,黄昏。“水悠悠”,点出地点,江边。“红蓼岸”,描写了景色,蓼花丛生,岸边蓼花红艳。“白蘋散”,描绘了景物,水面上飘满白色的荻花。这三句词写暮色中江边景色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小重山:这是一首词牌名,属于唐宋时期流行的一种词调,词牌名通常由固定的音节和字数构成。在这里,“小重山”三字作为这首词的名称。 春水东流一苇杭:春天的河水向东流去,江面上只有一根苇草可以承载。这里的“一苇杭”形象地描绘了春天水流的浩渺和苇草的微小。 春情剪不断,汉江长:春天的心情就像这无法剪断的江水,绵延不绝
临江仙 富池岸下 人在空江烟浪里,叶舟轻似浮沤。 此心无怨也无忧。 汉江迷望眼,衮衮直东流。 两岸荻芦青不断,四山岗岭绸缪。 晚风吹袂冷飕飕。 谁知三伏暑,全似菊花秋。 注释: 1. 富池岸下:在富水岸边。 2. 烟浪里:指烟雾弥漫的江面。 3. 叶舟:用树叶做的小船。 4. 沤:泡沫。 5. 此心:指诗人的心。 6. 汉江:指汉江。这里泛指大江。 7. 衮衮直东流:形容江水的流动不息。 8.
【注释】白湖:即太湖。汉水:指汉江,流经湖北、陕西等省。悠悠漾漾:水流缓慢的样子。渔翁:打鱼的人。千尺丝纶:形容钓鱼时用的大绳。收又放:反复拉起和放下。活鳞鳊:活蹦乱跳的鳊鱼。缩项:蜷缩身体,像缩颈那样。篘(zhōu):过滤,这里是把鱼肉装在网中。玉液香浮盎:形容酒的味道醇美如玉液。轻袅缆:轻轻摇曳着渔竿。缆:绳子,引线或钓竿。碧芦红蓼清滩傍:青绿的芦苇和红花的蓼草环绕在河岸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再结合选项分析作答。本题要求“赏析”。从诗句看这是一首词,作者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人生易逝的哲理,并借物喻情抒发了作者对人生、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答案】 四季更替,何时才是一个尽头?②人世间的名利利禄使人衰老。③一个人一生插着几只汤匙,何必要遭受奔波劳累呢?④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我们来理解这首词的意境与情感。 “何处浣离忧”,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多景楼的高处眺望长江,希望借此洗去心中的忧愁。 “消除许大愁”,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想要摆脱心中沉重的忧愁。 “望长江、衮衮东流”,这句诗通过描绘长江东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他希望长江能够带他回到故乡,但现实是,他只能遥望长江,感叹时光飞逝。 “一去乡关能几日,才屈指、又中秋
【注释】 晴空扬沙:晴朗的天空中扬起了沙尘。 篷窗两畔高插起:船篷两边的窗户都高高地立起,以便让风从里面吹进。 收拾万象供吟章:收拾起各种事物来为诗章提供素材。 眼:眼睛。 应接:应对。 劳迎将:劳累迎接。 羲皇:指伏羲氏、神农氏等传说中的古代圣人。 石鼎:用石头制成的炊具。 江花:长江两岸的花。 江草:长江边的草。 弥弥渺渺: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远远近近:形容山势高低起伏。 邂逅:偶然相遇。
【注释】 暮霞:傍晚的云霞。 散绮:五彩缤纷。 天上晴云开絮:指天边飘浮着像棉花一样的白云。 清绝:清幽绝俗。 梅花几树:几棵梅花树。 恼乱:搅扰,扰乱,使……心烦意乱。 小桥流水人:形容风景秀丽,引人入胜。 沙岸浴鸥飞鹭:指水边鸥鸟在沙岸上沐浴。 画:描绘。 江南好处:江南风光美好的地方。 着我闲巾屦:使我穿着轻松自在的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景色的词,词风清丽、婉约、淡雅
【注释】 竹原:竹林的原野。草堂:指草堂寺,位于吴中,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一壑今独专:一山沟里现在只你一个人住着。造物:指天意、自然。 【译文】 竹林的原野和旧时的草堂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 现在这山沟里只有你一个人住着,这都是天意、自然给你的恩赐啊! 【赏析】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寿藏》,这首诗是作者赠给吴介夫的诗。吴介夫是吴地的隐者,他居住在吴中的草堂寺中,以种竹为业
【注释】: 1、吴介夫专壑(hè,山谷)七咏寿藏 :吴介夫是作者的朋友,他的诗中有“专壑”一词,指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七咏寿藏”即借“专壑七咏”的意境来表达对友人的祝愿。 2、甘霖:指及时雨,也比喻恩泽。 3、神蛰渊:神话传说中,深冬蛰伏的动物在春天到来之前,会从土中出来。这里比喻人们盼望及时雨,唤醒蛰伏已久的农人。 4、赏析: 此诗是一首祝寿诗,作者以“吴介夫专壑七咏寿藏”为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赏析意境及思想情感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按照题目要求,从内容、主题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此诗首联写诗人在梦中赏春的美景;次联写梦中所见:花下有鱼成阵,桃花映水如浪;颈联写梦醒后的情景:人在雕栏倚望至日暮。据此分析作答。 【答案】 九月十八日夜梦赏春某氏园池赋春 楼下酴醾压架香,翠围帷幄覆池塘。 桃花浪暖鱼成阵,人倚雕栏到夕阳。
【注释】 溪桥晚步:傍晚时分在溪边小桥上漫步。 浅漾沙:水波不兴,轻拂着沙滩。 松桥横渡野人家:在一座松树搭成的桥上过溪,是村舍旁的小道。 平林尽日霜风劲:长满枫树的树林一整天都在刮着寒冷的西风。 枫叶翻丹似落花:枫叶在寒风中飘落像秋天的花瓣。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黄昏时在溪边小路上漫步的情景。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宁静的自然风景画面。清溪、浅漾的沙滩和松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句释义: - 第一句:“柘山尽处即屏山”,描述的是,在柘山的尽头就是屏山。这里的“柘山”和“屏山”都是地名,分别指代两个不同的山峦。 - 第二句:“若隔蓬莱弱水间”,这句话的意思是,就像隔着蓬莱、弱水一样遥远。蓬莱是一个神话中的仙境,而弱水则是传说中的一条河流。这里用它们来形容距离之远,表达了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 - 第三句:“伐木歌余凝望远,此心翻羡白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