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志薄利禄,壮年荣林丘。
种树疏间泉,凿沼开中洲。
堤平水弥漫,径绕竹净修。
梅坞夜月乱,松冈晓风飂。
犹以景象浅,欲广岩壑幽。
叠石类奇品,置身将侣俦。
磊块质伟特,嵌空神雕锼。
庐阜几上得,巫峰坐中求。
每想云气嘘,遂觉烟练浮。
曳杖日以乐,纵怀吟无休。
一朝失警巡,赤眉行盗谋。
夜半负之去,公然从狗偷。
检视所寇攘,嶙峋拔其尤。
此情实难堪,遣命穷踪由。
风声虽有闻,形势莫可搜。
吁嗟世道降,人弗士行修。
窃玦入志虑,攫金甘辈流。
不念溺所习,竟为前哲羞。
今吾理自喻,委心任去留。
甑堕虽不顾,璧归犹冀收。
北山园,位于今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是一个以山石为形势的园林。园中的山石形态各异,有的像树木,有的像洞穴,有的像动物,让人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素志薄利禄,壮年荣林丘。”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年轻时就立下了不追求名利、崇尚自然的志向。他选择在山林之中生活,追求的是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这里的“荣林丘”指的是山林之中的树林,象征着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种树疏间泉,凿沼开中洲。”这句话描述了园中的景象。作者种植了一些树木,并在树木之间挖了一些水池,形成了一片片的小洲。这些小洲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岛屿,与周围的山水相映成趣。这里的“疏间泉”指的是树木之间的泉水,“凿沼开中洲”则是指挖水池和建造小岛。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园林的需要,又增添了园中的美感。
“堤平水弥漫,径绕竹净修。”这句话描绘了园中的道路和竹林。作者修建了一条平坦的道路,使得水流能够顺畅地流淌;同时,还种植了一些竹子,使得道路两旁的景色更加优美。这里的“堤”、“径”、“竹”、“净修”都是指园中的具体元素。
“梅坞夜月乱,松冈晓风飂。”这句话描述了园中夜晚的景象。当月光洒在梅坞上时,月光与梅树的影子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乱而有序的感觉;当晨风吹过松冈时,松林发出沙沙的声音,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里的“梅坞”、“松冈”都是指园中的具体地点。
“犹以景象浅,欲广岩壑幽。”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园中景观的不满。他认为园中的景观还不够深远,于是他想要扩大园中的岩石和山谷,以此来增加园中的深度和广度。这里的“景象浅”指的是园中的景观不够深远,“岩壑幽”则是指园中的岩石和山谷深邃幽静。
“叠石类奇品,置身将侣俦。”这句话描述了园中石景的特点。作者认为园中的石头就像是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每一块石头都值得欣赏。他还认为,站在这些石头之上就像是与一群朋友相伴,一起享受这片美景。这里的“叠石”、“伴侣”都是指园中的元素。
“磊块质伟特,嵌空神雕锼。”这句话赞美了园中石景的质地和造型。他认为园中的石头形状奇特,质地坚硬,就像是经过雕琢的神雕一般美丽。这里的“磊块”、“质伟特”、“嵌空”、“神雕”都是指园中的元素。
“庐阜几上得,巫峰坐中求。”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园中找到了庐阜和巫峰两座山峰。他认为这两座山峰就像是从他的手中得到的宝物一样珍贵,让他感到无比的喜悦。这里的“庐阜”、“巫峰”分别指园中的具体景点。
“每想云气嘘,遂觉烟练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云雾的感受。每当他看到云气缭绕在山峰之间,就会感觉像是看到了一条条烟雾在空中飘动。这里的“云气嘘”指的是云雾环绕山峰的情景,“烟练浮”则形容了云雾如烟雾般缥缈。
“曳杖日以乐,纵怀吟无休。”这句话描述了作者在园中悠闲自得的心情。每天拿着拐杖在园中散步,尽情地享受着这份宁静和快乐。这里的“曳杖”、“吟无休”都是指作者在园中的行为。
“一朝失警巡,赤眉行盗谋。”这句话描述了园中发生了盗窃事件。有一天,园中的警戒巡逻突然被破坏,一些强盗趁机潜入园中进行盗窃。这里的“赤眉”、“行盗”都是指园中发生的事件。
“夜半负之去,公然从狗偷。”这句话描述了盗贼在夜间离开的场景。强盗们趁着夜色掩护,带着所盗物品悄悄地离开了园中。这里的“负之去”指的是带走了所盗之物,“公然从狗偷”则形容了盗贼的行径。
“检视所寇攘,嶙峋拔其尤。”这句话描述了盗贼被抓获的过程。园主发现被盗后,开始仔细检查,最终找到了盗贼并抓住了他们。这里的“寇攘”指的是盗贼的盗窃行为,“嶙峋拔其尤”则是形容了抓捕盗贼的情景。
“此情实难堪,遣命穷踪由。”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盗贼行为的无奈和愤怒。他认为盗贼的行为实在太过分了,以至于他决定要追究到底。这里的“此情实难堪”、“遣命穷踪由”都是指作者的态度和决心。
“风声虽有闻,形势莫可搜。”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形势的看法。他认为虽然盗贼的行为已经被发现了,但是园主却无法彻底追查到底。这里的“风声”、“形势”都是指形势的变化。
“吁嗟世道降,人弗士行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感慨。他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已经下降,人们不再注重道德修养。这里的“世道降”、“人弗士行修”都是指社会的现状。
“窃玦入志虑,攫金甘辈流。”这句话描写了盗贼的内心世界。他们认为通过盗窃可以获得财富和地位,因此甘愿走上这条道路。这里的“窃玦入志虑”、“攫金甘辈流”都是指盗贼的心态和行为。
“不念溺所习,竟为前哲羞。”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盗贼行为的批评。他认为盗贼不应该沉迷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耻。这里的“溺所习”指的是盗贼沉迷于自己熟悉的行为,“前哲羞”则是说那些古代圣贤会因此而感到羞愧。
“今吾理自喻,委心任去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情况的认识和态度。他认为现在已经明白自己的处境,决定顺其自然地生活下去。这里的“理自喻”指的是对自己的处境有了清晰的认识,“委心任去留”则是表示接受现实并顺其自然地去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