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头团团上明月,偏与行人照离别。
月华只是寻常明,照人离愁愁思盈。
千古万古是个月,如何有愁有欢悦。
君将此理细推寻,悲欢原自由人心。
【注释】
(1)“甲口”指天门山。
(2)团团:圆滚滚的样子。
(3)行人:指过客、旅人。
(4)月华:月光。
(5)盈:满,充满。
【赏析】
此诗为天门夜游时所作,以明月作陪衬,借明月之明暗来写人的悲欢离合。首句写山头团团上明月,偏与行人照离别;后三句写明月之光明只是平常,但能照彻人心,让人的愁思盈满。最后两句说,君将此理细推寻,悲欢原自由人心。
这首诗是诗人于某年某月在天门山游玩时所作。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只见一轮明月高悬天空,圆圆地挂在山峰顶上,好像与人玩伴似的。它偏巧地照着自己这一行人,似乎在和人依依惜别。
这两句诗写得形象生动,仿佛使人看到那轮皎洁的明月正对着诗人和游客们笑嘻嘻地眨着眼睛。然而这美好的景色并不使诗人感到欢乐,反而勾起了他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三句诗中,“月华只是寻常明”,用一个“只”字,把月亮的光辉描绘得更加明亮。然而,诗人却认为这种明亮的月光只是平常的,没有什么稀奇之处。这里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淡薄之感。
第四句诗中,“照人离愁愁思盈”,诗人用“盈”字来形容离愁,把离愁写得更加深沉。他似乎在说,这明亮的月光照亮了自己的离愁,也照亮了离他而去的朋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盈”字既写出了离愁的浓重,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最后一句诗中,“如何有愁有欢悦”,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有欢乐和悲伤的时刻,而人们的情感也会因此而变化。所以,即使是明月这样的美好事物,也不可能总是带给人们欢乐和喜悦。这里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百态的复杂性。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细腻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诗人通过描写明月的光明和离愁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世界和思考人生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