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潮善八分,求歌杜陵叟。
有人和我诗,半纸馀科斗。
风云生其怀,剑戟出其手。
石经中郎蔡,新样元和柳。
元常文不传,退之书何有。
待我农隙时,载笔随君后。
袖手眼亦明,聊与之饮酒。
伯言见和拙作为汉隶书之谢以七韵
李潮善八分,求歌杜陵叟。
有人和我诗,半纸馀科斗。
风云生其怀,剑戟出其手。
石经中郎蔡,新样元和柳。
元常文不传,退之书何有。
待我农隙时,载笔随君后。
袖手眼亦明,聊与之饮酒。
注释:
- 伯言:指诗人的朋友。
- 李潮:唐代书法家,擅长八分书。
- 杜甫陵叟:指杜甫的后代,可能是指诗人的好友。
- 余:剩下的、多余的。
- 风云生其怀:比喻自己的心胸开阔,胸怀壮志。
- 剑戟:古代兵器,这里比喻书法中的锋芒。
- 石经:刻在碑石上的经文石刻。
- 元常:指东汉张衡,他的《东京赋》是一篇很有影响的散文。
- 退之:指唐代文学家韩愈,他的字“退之”。
- 农隙:指农闲的时候。
- 袖手:形容人悠然自得的样子。
- 眼亦明:指目光敏锐,眼光锐利。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全诗通过对友人的赞赏和期待,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和追求。
首联:“李潮善八分,求歌杜陵叟。”意思是说,李潮(即李阳冰)擅长八分书,希望与杜甫陵叟(杜甫的后代)一起唱歌。这里的杜甫陵叟指的是杜甫的后代,可能是诗人的好友。
颔联:“有人和我诗,半纸馀科斗。”意思是说,有人给我写诗,但字迹潦草,只留下半张纸,上面还有科斗文(古代文字)。这里的科斗文是一种古文字,可能是指诗人的好友的书法作品。
颈联:“风云生其怀,剑戟出其手。”意思是说,诗人胸怀激越,如风云般壮阔;他的笔下,如同剑戟一般犀利。这里的“风云”比喻诗人的才华和志向,而“剑戟”则比喻诗人的书法技艺。
尾联:“石经中郎蔡,新样元和柳。”意思是说,石经中的字体像中郎蔡一样端正,新的书法风格像元和年间的柳树一样婀娜多姿。这里的石经和中郎蔡可能是指古代的碑刻,而元和年间的柳树则可能是指元稹(稹为姓)的书法风格。
尾联:“元常文不传,退之书何有。”意思是说,张衡的文章虽然流传下来很多,但韩愈的文章却很难被后世所传颂;希望我的书法能够传承下去,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书法艺术的自信以及对后世传承的期望。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他通过赞美友人的书法作品,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欣赏和敬仰;同时,他也希望自己的书法能够得到传承和发展,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