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下见征人骨。长城窟虽深,见骨不见心。
谁知征人心,怨杀秦至今。北边风打山,草地荒漫漫。
五月方见青,七月霜便寒。古来无井饮,赍带粮尽乾。
自从征人掘此窟,戍马饮之如飞翰。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重关。
秦皇极是无道理,长城万里谁能比。
饮马长城窟
长城窟深,但见征人骨,不见征人心。
注释:这里的“窟”,是山壁上的洞穴,也是古代边防将士休憩之所。诗中提到“征人骨”,指的是那些牺牲在长城前线的士兵。他们虽然身处险境,但心中充满对国家的忠诚和牺牲精神。然而,他们的这种精神并没有被看见,只是看到了他们的身体。
谁知征人心,怨杀秦至今。
注释:这里的“怨”指的是士兵们对战争的不满和怨恨。他们为保卫国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这种怨恨情绪一直延续到今天。诗人用“怨杀秦至今”来表达这种情感。
北边风打山,草地荒漫漫。
注释:这里的“荒漫漫”形容了北方草原的广阔无垠。由于战乱和自然环境的恶劣,草原变得荒芜不堪。这既是对士兵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五月方见青,七月霜便寒。古来无井饮,赍带粮尽乾。
注释:这里的“青”指的是春天草木开始生长的景象。而“霜便寒”则暗示了冬天的来临。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现象,表达了士兵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的情况。他们没有井水饮用,只能用随身携带的粮食维持生活。这种困境体现了战争中士兵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自从征人掘此窟,戍马饮之如飞翰。朝呷一口水,暮破千重关。
注释:这里的“掘”指的是挖掘。诗人描述了自从有士兵在长城窟中饮水后,马匹也能够像骏马一样迅速饮水的情景。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士兵的生存能力,也体现了长城窟的重要性。
秦皇极是无道理,长城万里谁能比。
注释:这里的“秦皇”指的是秦始皇。诗人认为秦始皇建造长城的行为是毫无道理的,因为长城并不能有效地抵御外敌。诗人用这种方式表达了他对秦始皇政策的不满和批判。同时,他也以长城与万里相比,强调了长城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长城窟的描述,表达了对士兵生活的同情和对战争的看法。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战场的残酷、士兵的困境以及战争带来的破坏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