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风驾海潮,钱塘天下壮。
岷山浚源委,东下极奔放。
中横吴淞江,烟波渺四望。
归欤太史笔,偃蹇九霄上。
【注释】
怒风驾海潮,钱塘天下壮。——形容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如怒涛般地驾着汹涌的海潮。
岷山浚源委,东下极奔放。——从四川岷山开始流向东海,水流湍急,奔腾向前。
中横吴淞江,烟波渺四望。——在吴淞江上横渡,只见烟雾弥漫,水波辽阔,远望无际。
归欤太史笔,偃蹇九霄上。——用太史公的笔法写这首诗,意在赞美作者的才华和志向。太史公即司马迁,他的《史记》被誉为千古绝唱,其文笔高超,意境深远。这里的“偃蹇”是形容文章或作品气势磅礴、高耸入云。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钱塘江大潮的诗。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首联“怒风驾海潮,钱塘天下壮”描写了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气势;颔联“岷山浚源委,东下极奔放”则描绘了岷山的雄伟壮丽和江水的奔腾不息。颈联“中横吴淞江,烟波渺四望”,形象地描绘了吴淞江两岸的景色和水势浩渺的景象;尾联“归欤太史笔,偃蹇九霄上”,则是诗人借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法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