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崦人家聚,路旁贤女祠。
不移初嫁志,宁殒及笄时。
古木有生意,清潭即旧知。
吾宗女犹尔,况复号男儿。

【注释】

1.横浦:地名,在今江西横峰县。

2.周程三先生书院:指周程、程端学、端朝父子三人的故居和祠堂。程端学字子美,号周南,曾建“三先生书院”于横浦。

3.山崦(ǎn):山间村庄,在今江西横峰县境内。

4.路旁:指从横浦到山崦的路上。

5.贤女祠:供奉贤女的地方。

6.不移初嫁志:意谓不改其初嫁时的心志。

7.宁殒(yùn)及笄(jī)时:宁愿早死也不愿嫁给别人。

8.古木:指祠堂前的古树。生意:生气勃勃之意。

9.清潭:清澈的溪水。即旧知:已相识。

10.吾宗: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横浦时的即兴之作。前四句写山崦人家聚,路旁贤女祠;后四句写古木有生意,清潭即旧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开头两句:“山崦人家聚,路旁贤女祠。”意思是说,山村里的人家聚集在一起,路边上有一个供奉贤女的祠堂。这几句诗,既描绘了横浦村的自然风光,又点明了题旨。诗人来到一个山村,发现这里的人们生活很安定,于是便想到贤女祠里供奉的那位贤女。诗人在横浦住了很长时间,对当地的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这里他写的是山崦人家,而不是山中人家,是因为这里是他的故乡,是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诗经》中有《东山》篇,其中的“我徂东山,慆(tāo)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méng)”,描写的是作者离开东山时的情景,与横浦相近。

第三句:“不移初嫁志,宁殒及笄时。”意思是说,她坚守自己当初出嫁时的誓愿,宁愿早死也要保持自己的贞操,绝不改变初衷,决不苟且偷生。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贞洁节烈精神的赞美。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地位很低,她们的命运往往掌握在丈夫或家长手中。如果妇女违背了丈夫的意志而另寻幸福,就会遭到社会的谴责和家庭的责难。所以,贞节成为妇女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诗人在这里强调,女子应当严守贞洁之戒,不可轻弃节操。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十分进步的。

第四句:“古木有生意,清潭即旧知。”意思是说,古树仍然生机盎然,清潭依然熟悉亲切。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之情。横浦一带的山水之美,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用“生意”一词来形容“古木”,说明这些树木生命力旺盛,枝繁叶茂;用“旧知”二字来描写“清潭”,表明这清潭已经存在很久了,而且诗人对它非常熟悉。这两句话虽然只是客观地叙述事实,但诗人通过“生意”“旧知”这两个词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却是丰富的。

最后两句:“吾宗女犹尔,况复号男儿。”意思是说,我们家族的女子就是这样的啊,何况你们这些男子汉大丈夫呢!“犹尔”是“如此”的意思。这句诗表面上似乎是在称赞女子的守节贞操,实际上却是在讥笑男子汉大丈夫不能坚持节操。

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赞美贞洁,批判淫荡。诗人认为女子应该守节,男子也应该如此,否则就要受到社会的谴责。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是,诗人的这种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同,甚至受到了一些非议。然而,这首诗在今天读来仍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一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